作者 ohwahahaha (ohwahahaha)
標題 Re: [感想] WANDRD PRVKE 21L心得 (但PD產品多)
時間 Mon Jun 24 12:36:31 2024

 
: 其實我一直都很支持PD的東西
: 不過這幾年他們對於出新包不知道是太難孵、目前的設計太經典,還是不太熱衷背包
: 總之停留在V2好久了,等了好久一直沒有V3
: TL 45L用了6年有時候覺得想換換口味
: 一度想買Everyday Backpack 30L的V2
: 不過老是看youtuber說PRVKE很厲害,屌打PD,設計邏輯很合理,幾乎零缺點
: 這種一面倒的情況,不是PRVKE真的厲害,不然就是廠商資金雄厚下廣告很用力。
: (PD其實都沒這麼零缺點)
: 於是就買一個來試試看
:
: 這次出差怕自己用不習慣PRVKE,而且很多客人會送禮物,所以帶了1個退役的TL 45L跟現
: 役的TL 45L,內部隔層全展開是可以實現「舊包包新包」的
: https://imgur.com/scCCrwn
: https://imgur.com/x3LlUCJ
: (第三個包目前還算新,暫時還不想送上髒髒的行李袋摧殘他)
:
: 那由於不想弄兩套內膽系統,所以直接流用了PD的內膽包,一個是剛出沒幾個月的XS
: size的包
: https://imgur.com/I6322Ie
: https://imgur.com/Q8h94Lv
: 在TL 45L裡面,這個XS size的包主要肩負放置「常用物品」的任務,還有放相機,所以
: 掛側邊。
: 剛剛好可以完美安裝在PRVKE上,剛剛好也是側面。
: (上班沒帶相機,所以沒辦法拍)
:
: 這邊多說明一點,在用PD的過程中,東西放置的觀念目前我自己我覺得算是LV.3的程度,
: LV.1的程度是使用EDB 30L的時候,那時大概就參考一下PD的放置建議,以及大概分一下
: 區。會覺得包包好用,好像可以放放很多但是很雜亂。
:
: LV.2的程度是模組化分區,例如PD提案的Tech Pouch、Wash Pouch、衣服壓縮袋,特製的
: 相機內膽等等,但目前Tech Pouch沒什麼用,生灰塵中。模組化是很沒錯,但拿取物品沒
: 有優先順序,很容易在不同包之間重複的開開關關拿進拿出。
:
: LV.3是目前的狀況,最常用的東西盡量.掛外面
: 2.放側邊背包
: 中等使用、少使用的就模組化直接放到包包深處即可。
:
: 由於PRVKE我是降級到21L所以LV.3能做的程度絕對不如PD TL 45L,總之就是盡量安排。
:
: https://imgur.com/fsyQPuB
:
: 另一個就拿PD TL 45L的第一代S size內膽來處理上方隔層,這一區算是中等使用區
: 最深處的位置就留給Apple Vision Pro,不過可惜的是空間有點不夠的
: 得把頭帶拆下才行。
: 反正目前這個是暫時的,在東京收了一個PD的6L Sling,屆時Vision Pro會搬家去那邊,
: 這一區就會空下來
:
: https://imgur.com/hdfJ1TZ
: 底層空間拿來放
: 1.PD的背包雨衣
: 2.PD的旅行鞋套
: 3.PD的輕便托特包
: 4.PD slide lite背帶
:
: https://imgur.com/InDI4Vh
: 這邊是PRVKE的擴充區,因為今天是先把TL 45L裡面的東西都塞進來,所以才會塞成這樣
: ,裡面就是放一些零食,最重要的是Gore-TEX帽跟Gore-TEX風衣。
: 不過都塞成這樣了,磁性把手已經形同虛設。
:
: https://imgur.com/B0XM1xS
: https://imgur.com/AnSXV7s
: TL 45L的東西全部移植PRVKE 21L就變這樣,其實有少帶一些東西了,還有,肩帶一樣保
: 留PD Mobile系列的universal Bar,正方形的是開源掌機RG35XXSP。
: (目前正在攻略PC-engine的「天外魔境 2」)
:
:
: 目前差不多就這樣,大家就將就點看吧,畢竟我內膽只想養一套系統,目前用下來其實PD
: 的內膽是可以流用到PRVKE上的
: 我絕對不是要拿PD來噁心WANDRD的XD
:
: 背負感應該也會在加裝一組super strap
: 以防駝背,因為我覺得PRVKE的背帶背起來很普通啊。
: PD TL 45L也有用super strap,加了差很多,最主要是可以改變被覆重心,強制自己抬頭
: 挺胸。
:
: 再來說說把PD TL 45L的行李全部移植到PRVKE 21L所發現的問題。
:
: 之前我忘記在哪裡看過有人說PRVKE可以當媽媽包,我真的覺得這是不是在唬爛,PRVKE他
: 對於第二、第三使用者來說很不友善,就是當你沒辦法或是懶的把包包取下,叫老婆自己
: 從包包拿取東西的情況下,老婆除了弄擴充區外,其實沒有手段,有的老婆還不一定搞不
: 清楚擴充區的封起來的方式,這點輸PD EDB 30L蠻多的。
: 搞到最後要拿什麼其他東西,還是得要主背人自己來。放小朋友跟老婆水壺後,空間其實
: 也很緊繃了。
:
: 再來就是擴充區感覺頂多輕微防撥水,水壓大一點就會濕透。另外編織布料用久了或是碰
: 到魔鬼氈就會脫線不太好看。
:
: 總體來說PRVKE我個人覺得特化了某些地方,但也忽略了一般正常使用的狀況,不過從正
: 面的角度,其實本質比PD EDB 30L先進一些,因為它融合了模組化,PD曾經一段時間有推
: 廣過用EDB 30L放tech pouch,類似引進模組化的概念,但這樣感覺跟EDB本身的設計邏輯
: 有點不太一樣,EDB在設計當初,即便有考慮模組化,但應該是用多個變形隔層達成,而
: 不是靠原生的模組內膽,所以最後我也就只是看看而已。
:
: 給那些在糾結WANDRD跟PD的人一個參考
: 外型方面我要學youtuber講的,「真的很主觀」
: 但做工絕對是PD一票啦,PRVKE的材質怎麼讓我有種Jansport背包的感覺XD
: 開玩笑,PRVKE的材質看起來普通,但在輕量化是蠻有優勢的
: PD的材質很多都是其他品牌沒看過的材質
: 用料精良,但相對的我覺得這是重量飆升的主因
同時帶著WANDRD PRVKE 21L 跟 PD Travel Line 45L回來台灣了
 
上禮拜東京大雨,正好可以測試一下各種不同狀況
 
先說我從事國際展覽業相關行業,所以身上要準備各種東西
 
例如攜帶補給品給各個攤位的廠商,照相/拍影片需要攜帶一定的器材
 
還有合作商送的例如,餅乾、酒什麼的
 
總之背包的功能需求要能屈能伸,模組化+有多個小空間是必要的
 
PRVKE 21L 跟PD TL 45L都有達到我的需求
 
不過PRVKE 21L在操到極限的使用上不是讓我那麼滿意
 
我自己後來逛biccamera的時候有看到PRVKE 31L / 41L / Lite
 
其實基本設置四者幾乎一樣,只有差在包包的厚度而已
 
所以有些數據、使用舒適度是可以推估的
 
接下來就直接講PRVKE 21L的使用心得
 
基本狀況 =>
 
東京大雨,沒帶雨傘,身上穿著Montbell的Gore-Tex帽子跟風衣
 
腳穿Gore-Tex鞋子
 
1.背帶其實沒有比PD TL 45L / Everyday Backpack 31L厚,柔軟度比PD軟
 
我個人覺得支撐有點不足,另外背帶不防水,大雨情況下,濕透了就不易乾
 
2.當時在展場附近走動+要進出貨車卸貨區,由於背包已經滿載了,還有水壺
 
帶雨傘有點不切實際,就乾脆全身防雨裝工作
 
3.回到背負感,PRVKE的設計重點不完全是背帶,而是背後的緩衝墊
 
但緩衝墊讓人感覺背負感良好的重點在墊子的下緣
 
(緩衝墊上緣我感覺不太到對我的幫助)
 
PRVKE的緩衝墊基礎板接近硬板,所以背包重量會透過緩衝墊的下緣把荷重加載在
 
「下腰部 + 尾椎」的地方,某種程度上有達到背包的理想背負狀態
 
也就是用腰部來支撐重量,我記得高級登山背包的背負系統好像都是這樣
 
PD讓人詬病的點就在於大部分的重量都壓在肩膀上,背負緩衝墊由於屬於軟墊
 
所以對於腰部荷重承載作用有限
 
我個人是覺得PRVKE大概有80%的重量壓在下腰部跟尾椎上
 
相較之下PD無論是TL還是EDB大概只有30%
 
以上是理想使用情況,但極端滿載時,PRVKE這樣的設計我覺得部分優勢反而變劣勢
 
(a)PRVKE的背負系統會讓人覺得比PD好有幾個重點,第一個首要我覺得是重量
 
柏油橡膠外層防水又輕,不用像PD那用內裏用料複雜,徒增重量
 
(b)再來就是特殊的背負系統,可以讓人防止駝背,也就是雙肩帶把人往後扯
 
緩衝墊藉由突出後下背部的方式,讓人自然的挺胸,重量不重的時候其實還不錯
 
但是當重量超過理想使用點時,我反而覺得緩衝墊一直在戳我的後下腰部
 
不用很重,大概包包總重超過4~5kg就開始
 
而且同時脖子會自然的往前伸,走路走久了會覺得脖子酸
 
一開始還不覺得,走久了覺得脖子好酸才發現不對勁
 
(c)另外還有一個特性,就是當擴充區有一定重量的時候,整個背包會顯的頭重腳輕
 
感覺整個背包會以緩衝墊為支點,類似陀螺的方式左右晃動
 
2.擴充區感覺大雨會hold不住,照片中水已經滲透表層了,裡面還有一個內裏
 
戶外再多待一下應該內裏也會濕透
 
https://imgur.com/Lie8Lxn
[圖]
 
外層感覺就是一層織的很密的編織布而已,不過再怎麼密也很難擋住水壓
 
我是有背包的外罩啦,但外罩通常是長時間在外走動才會想罩
 
進進出出其實不可能這樣穿穿脫脫
 
3.擴充區使用時,會有兩側突出,看起來像牛角,雖然只是外觀的問題
 
但就是覺得有點好像是個登山客,這點見仁見智
 
總之個人覺得「不使用」擴充區是PRVKE最好看的狀態
 
4.PRVKE的拉鍊感覺都卡卡的,特別是相機快取區那邊的
 
我用了半天就覺得這鏈條感覺好脆弱
 
後來在日本買鏈條潤滑劑就有明顯改善:https://imgur.com/ZsHfytY
[圖]
 
畢竟是後天補救,還是希望WANDRD日後改進一下鏈條用料
 
5.很多情況要拿比較內層的東西,或是擴充區的東西,一定要找個可以讓包包靜置的地方
 
否則就得用「火車便當」的方式拿,PD可以全部只依靠單肩操作來解決
 
 
主要是下雨的關係,總之後來我就換回PD TL 45L,起碼PD TL外層都防水沒問題
 
又剛剛好看到這個背包透氣隔層 https://imgur.com/9JeH0PL
[圖]
 
於是就買來用在PD TL上,這個東西PRVKE反而不太適合,因為緩衝墊太凸了
 
透氣隔層可以自然進風,或是乾脆直接掛風扇強制氣冷
 
而且調整好的背負感不錯,背負重量變得不會全加在雙肩上
 
還可以把背負重量「上提」到接近中腰部位
 
雖然不是PD的原生設計,但CP值蠻高的
 
 
 
相機背包跟相機一樣,很多事情要操到極限才看得出差異
 
如果只是輕度使用,其實背哪家,大概就是88分、90分的差距
 
由於我使用的比較極端,所以看起來好像都在寫PRVKE的缺點
 
但其實PRVKE本來就強調Everyday Backpack
 
所以使用上只要不超過背包本來的極限太多,其實PRVKE 21L依舊很不錯
 
話又說回來,21L會遇到的問題,Lite / 31L / 41L 都會遇到而且會很類似
 
而且容量越大代表重的相機裝備有可能距離背部更遠,也就是離身體越遠
 
背久了對身體是另一個負擔
 
我背PD TL 45L一直很少用外掛系統主要也是因為這樣
 
在距離身體比較遠的地方加掛別的包包,無論那個加掛的包包有多輕
 
背的時候總會很清楚感受到小包包加掛對背負感產生的改變
 
就寫到這裡了
 
有意買PRVKE的朋友建議還是試背過後再考慮購買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4.224.19 (臺灣)
※ 作者: ohwahahaha 2024-06-24 12:36:31
※ 文章代碼(AID): #1cUFVILA (DSL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719203794.A.54A.html
※ 編輯: ohwahahaha (59.124.224.19 臺灣), 06/24/2024 12:41:18
※ 編輯: ohwahahaha (59.124.224.19 臺灣), 06/24/2024 13:08:03
Gakuma: 推使用心得1F 06/24 16:26
diablohinet: 推,但還是很擔心他背帶的接點是放在活動面這個部分 囧
https://youtu.be/Y6H-0J-fP-c?si=nfUFHxuV19k4FSwh開頭的介紹那個背帶的地方2F 06/24 16:44
我目前使用都會確保全開區的拉鍊有拉到底
 
不然拉一半就折,應該很快就掉齒了
※ 編輯: ohwahahaha (59.124.224.19 臺灣), 06/24/2024 17:09:57
airnoon: 我覺得prvke會不好拉,會不會就是在針對diablohinet的疑慮,全部都用阻尼比較大的拉鍊防止意外發生6F 06/24 17:16
相機快取區的拉鍊蠻細的,手感清晰,沒什麼阻尼感
但就是不好拉,我上了2次潤滑油才好一些
 
※ 編輯: ohwahahaha (223.137.175.152 臺灣), 06/24/2024 18:32:38
--
作者 ohwahahah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