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Vulpix (Sebastian)
標題 Re: [閒聊] 為什麼很少有非洲很發達的作品
時間 Mon Jun  3 21:56:54 2024


※ 引述《ak47123121 (笨笨)》之銘言:
: roger5438: 一副殖民者的嘴臉會當志工也是挺幽默的
: 你說的殖民者可是為非洲帶來食物跟醫療的人......雖然這篇真實性有疑慮,但從先進國家援助非洲這麼多年,還沒有起色,這篇文多少有真實的部分吧
: 另外雖然20世紀上半東亞是狗屎一樣的爛地方,但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那一堆知識分子想方設法推翻東亞那一堆陳腐的觀念還真的有其必要性
: 不然東亞的人就會像這篇文所寫的,爛觀念、沒遠見,整個族群跟地方完全沒法發展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A5360.

我覺得還是要讓人和文化都慢慢擴散交流才是正途。

可是非洲最大的問題是,太早被捲入世界。


如果要扯到環境與氣候,那現在沒有一個人是沒有被全球化影響到的。

很多後遺症是祖先留下的,像是溫室氣體量、氟氯碳化物、四乙基鉛之類的。

(其中有兩項跟天才化學家小托馬斯.米基利有關……)

刺客教條有沒有可能去刺殺那群石油、汽車產業人士和化學家啊(X)

看著現在世界的很多亂象,真的會有種,鉛是不是真的讓全世界的人降智了的想法。

畢竟禁用含鉛汽油並不能停止鉛在空氣中飄盪,

這只能等地球自己的淨化功能再次把鉛固化下來。


北非與其說是非洲,稱其為地中海沿岸和尼羅河流域可能更恰當;

即使他們才是本來的「非洲」。

在過去,其他地方跟世界一直就是處於脫離的狀態。

我認為個人的行動,不管是傳教、散播知識、經商還是移民這些都是比較緩慢的接觸。

但是帝國主義時期……就從德國為什麼要拿山東來看好了。

因為他已經找不到可以殖民的無主地了。

那年代就是不殖民就只能等著衰弱然後被殖民。

回過頭來看非洲,本來他們就那麼活著。

事實上他們可能根本不需要救助,但是帝國主義又已經傷害了他們,

那就只好用救助補償他們。


人類社會跳過自然演變通常都會變得很恐怖。

按照自然變化,中國應該是不會迸出共產主義的,但偏偏這就是傳入了。

每次看到非洲,都會想到莫三比克與中華民國的國防實力對比.ppt

其實,就算是用吹箭攻擊又怎麼樣呢?能打贏戰爭就是打贏,這樣就好了。

太早拿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人類會打出歐洲絞肉機,

太早拿到機器動力的人會間接搞出印度多次飢荒,

太早拿到人工智慧的人會說不需要插畫家……


我也不知道未來怎樣比較好,但過去要是沒有去捲非洲,或許現在矛盾不會那麼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3.13.112.58 (臺灣)
※ 作者: Vulpix 2024-06-03 21:56:54
※ 文章代碼(AID): #1cNSkfc8 (C_Cha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17423017.A.988.html
ejru65m4: 保守主義 經過時間檢驗的進步才是進步那一套?1F 06/03 22:05
不清楚,如果我的想法是一樣的,那我在這個議題上就是保守主義沒錯。
lsjean: 如果沒有工業革命,歐洲人也不會去非洲找資源?2F 06/03 22:19
去非洲是早於工業革命的吧。至少美國黑奴開始的時候,連第一次工業革命都還沒有。
※ 編輯: Vulpix (163.13.112.58 臺灣), 06/03/2024 22:39:36
gtfour: 唯有雷電將軍的永恆最接近天理3F 06/03 22:38
fman: 又不是在含鉛汽油前,人類就不會做蠢事了4F 06/03 22:40
但是在含鉛汽油後,真的有數據顯示學習方面的「平均」能力下降了。
雖然我也想過會不會是
「本來不適合學習的人因為義務教育也被納入受教育體系」而導致的統計偏差。
但這個證據是被拿來禁用含鉛汽油用的,我想得到的,石油業的律師應該也想得到。
※ 編輯: Vulpix (163.13.112.58 臺灣), 06/03/2024 22:44:20
P2: 鉛是羅馬人的例子?5F 06/03 22:46
Vulpix: 是澳洲中學生的十年統計資料吧,好像。6F 06/03 22:48
lsjean: 修正一下:歐洲有大規模生產技術,在非洲找到原物料,全球化加速了社會變遷,但產地端的待遇不足以從內部發生質7F 06/03 23:08

--
作者 Vulpix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