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igiCurrency作者 dodomen (蔡英文)標題 [閒聊] 以太跌成狗屎的根本原因是去中心化破滅時間 Wed Mar 12 19:03:01 2025
山寨幣之王,二哥,以太幣
跌成狗屎的核心原因就是「去中心化的敘事破滅」
這傢伙現在根本就不去中心化
還非常的悖離
都假的,都是幻覺,都是泡影
你以為你合約上鏈就抗審查?去中心化?
根本大錯特錯
美國政府還是有辦法找到你,然後肛到你
例如混幣器協議
整個以太坊的節點營運商也就少數那麼幾個,還都在美國政府的監管底下
隨時都可以 ban 掉你
根本就一點也不去中心化
並且自從轉成 POS 之後,會營運節點的,都是 ETH 持倉大的鯨魚
跟你各位散戶無關
以前市場對於以太幣的核心價值敘事
就是期望成為一個真正抗審查並且去中心化的世界計算機
什麼是抗審查?
意思就是你上鏈一個政治不正確的合約(博弈、暴力、性交易平台等)
都逮不到你,因此潛力無限
但是現在呢?
都只是美國政府監管底下的一種機房鏈
這就是以太幣跌成狗屎的根本原因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242.35 (臺灣)
※ 作者: dodomen 2025-03-12 19:03:01
※ 文章代碼(AID): #1dqMddfl (DigiCurrenc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giCurrency/M.1741777383.A.A6F.html
推 DarkerDuck: 現在市場定價根本不在乎去中心化才是主因
不然meme幣和Pi幣有去中心化嗎? 更不用說meme幣之王因為現在具有話語權與定價權的資金本來就是中心化的都是造市商, CEX與ETF和機構資金
更不用說連投顧都是中心化權力之巔峰
而這一切命運可能早在2016年就已經命定了1F 03/12 19:06
推 sdtty: 千錯萬錯都是1mb 的錯啦。叭叭7F 03/12 19:10
→ DarkerDuck: 大眾又不願意思考,當然讓中心化組織"幫你思考"啊8F 03/12 19:11
推 sdtty: 但大戶莊家的eth也是真金白銀買的,跌成這樣,鏈上手續費也沒補多少,如同上回eth下殺到100刀後完成洗盤,之後一路漲到4000。也許莊家正在上演一齣好戲9F 03/12 19:15
→ dodomen: 不可能啦,只要是POS,就不可能是去中心化
阿只要不是去中心化,就算是變形機房鏈12F 03/12 19:19
推 sdtty: 分散式機房為何就不能去中心化呢?
比特幣的礦池節點不也在機房嗎?
都是阿里雲 亞馬遜雲 大家都別裝14F 03/12 19:24
推 LunaRin: 去中心化對幣價來說才是最沒用的東西17F 03/12 19:26
→ DarkerDuck: 既然都是機房鏈,當初還唬爛1MB可以幫助去中心化XDDDD我非常早就說中本聰早就預期礦工必然專業化
節點必然跑在專業機房裡,這是產業發展的"必然"
https://tinyurl.com/yefz7n94
At equilibrium size, many nodes will be server farserver farms with one or two network nodes that
feed the rest of the farm over a LAN.
中本聰的想法裡,金流交易是種資訊科學問題
最後當然是由最資訊處理密集的大型機房所掌握
結果現在反而變成由最資金密集的ETF所掌握,可憐啊19F 03/12 20:47
→ gajo1564: 去中心化是防守特徵 承平時期只對地下產業跟無政府主義者有重要意義 對炒幣就是敘事而已 除非人類間信任瓦解不然你怎麼會期待去中心化導致漲價? 但區塊鏈智能合約的應用確實到了瓶頸 有人說現在跟以太募資完defi未起時一樣 市場表現出迷惘 要等新敘事 看你還信不信區塊鏈的應用潛力
要是區塊鏈終局只是製造個價值儲存媒介 那我可太失望了29F 03/12 21:13
→ azuel: 1. 智慧型合約並不一定需要區塊鏈,用資料庫是最快的
2. 就算使用區塊鏈,也沒有一定要用代幣機制,資料庫夠了3. pre mine和基金會這種結構讓人不爽,規則說改就改
去中心化雖然不是上漲的要因,但是下跌時候的防守之一
上漲的時候豬都會飛,下跌的時候缺點就一個一個被拉出來看能扛得住檢視,才能跨著循環一次次往上墊高
上一個循環有大量的智慧合約和NFT敘事,但就像NTF困境一樣NFT都說自己只有一個,但不能防止仿品、競爭品誕生
所以可無限稀釋,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稀缺性與不變性
ETH本身的功能也被競爭鏈給分食稀釋,那價值就分散掉了
區塊鏈最終不會只是一個價值儲存媒介,但發展會有階段性
在承擔著全世界的質疑之中,最重要的第一目標是存活強度
能有活下去的機會,才有發展儲存價值以外機能的機會
整個區塊鏈都是一個社會實驗,包含大哥也是
ETH為何生存能力比大哥低?因為複雜度太高了
很多人誤解複雜度,認為一兩個人用的情境之下複雜度還好
但這就像如果改一個日光節約時間,那所有人作息都得改
整個社會系統受到的影響就會很大,而ETH充滿了這種不確定36F 03/12 22:04
→ kugwa: 樓上定義的智能合約 並不需要去中心化嗎?
我以為普遍的智能合約定義是去中心化的
如果要去中心化 激勵機制就去必須的 也就是區塊鏈幣54F 03/12 22:27
→ azuel: 智能合約就是包含著合約內的各方共通同意的條款
這個條款並沒有一定要用區塊鏈登錄給全世界看
就算沒有區塊鏈,現實世界就有很多方式維護合約有效性
差別是現實世界維護合約有效性的是:
1. 有人維護合約的正確性、可驗證性
通常適合約兩造或是有個第三方留存相同正本加上副本
2. 由主管機關訂定法律來決定合約的有效性
區塊鏈與去中心化是把這個規則給變成沒有人主持規則
去中心化把規則的主持者給分散,透過規則發生強制力
可是區塊鏈沒有一定要去中心化,這個也已經被現實給證明
比如說,有一個企業在內部設計一個規則,有一個merkel tree自己用自己的方式,把每一個資料都hash之後包含到tree裡
然後用自己的資料庫去存,那這也是區塊鏈
但他不用徵求你對他的規則的同意啊?你接受服務就好了
所以智慧型合約並不必然需要區塊鏈
同時區塊鏈並不必然需要去中心化
只要不需要徵求你的意見,那他用他自己的規則hash成本就低充其量只是一種維持資料難以竄改的結構而已
Solana這個德性,人們還不是用得爽爽的沒多想?
對於這方面的需求來說,這跟手遊儲值抽轉蛋沒太大差別
最大的差別是在Solana轉到SSR可以出金換回錢吧
這時候什麼區塊鏈什麼去中心化對追求價格賺賠的人來說
就都只是一個宣傳用語而已,催眠自己相信這是必要的
*追求短期高倍率賺賠的人並不真正相信去中心化
因為去中心化是一個長期要素,time frame不同
就算沒有那些tokenomic獎勵機制,你用line pay也用很爽
而line pay牽涉到的服務商也全部都有利潤作為獎勵去維持
而line pay或是信用卡也會有回饋獎勵給使用者
那麼,必須要有tokenomic的區塊鏈應用到底是什麼呢?57F 03/12 22:28
→ gajo1564: 這我不同意 line pay還是依靠中華民國法律運作的 要不依靠任一國法律進行激勵就只能在區塊鏈上用幣進行 你想aave要全球做分潤如果不用鏈跟幣 那法律團隊肯定是要請的 還要請很多86F 03/12 23:01
→ azuel: 所以我說的是應用並不一定要區塊鏈啊
分潤也沒有一定要用tokenomic來分
現在就有一個分潤機制叫做股份有限公司
當然我不是要說區塊鏈一定沒有它存在的意義
而是這個意義和規模實在是比現在"所謂幣圈"所認為得要小
當牽涉到tokenomic的時候就有著帶有利益的第三方
就算不是用中華民國的法律,你還是要聽令於一個規範
這個規範不是主權、不是法律,而且利益第三方可以擅改
這不就是現在ETH和所有類ETH的"智能合約"的情況嗎?90F 03/12 23:06
→ gajo1564: 股份有限公司的結構跟效果是法律定義啊 你可以想像如果川跟元老院發瘋 修法董監經理人要美國人決策才算數
那美國公司會停擺 但美國開發的defi合約還是可以交互
ef是有黑歷史 但ethw沒有成為主流是市場決定的 節點如果真反對ef那也可聯合起來做自己版本的程式 ef手上的幣5%不到會被罰沒 穩定幣發行商是否承認代幣也非ef能控制 現在社區也不盲從vitalik 前陣子lido威脅組ef2使ef轉向若都不能證明 那做去中心化可都得抱著死的覺悟了99F 03/13 00:45
→ azuel: 問題在於,現階段情況下,社群維護的規則,以及規則相關的強制力,有比主權法律要好嗎?
另外就是所謂的去中心化區塊鏈現在可以"智能合約"的標的物到底是什麼呢?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很少人願意去想的問題區塊鏈的合約本質,只是在一個不可變造的傳輸協議上
附掛一些帶有某種條件機制的額外內容
最簡化就是A在合約裡面附掛一個東西,傳輸給B,B持有這東西現階段的"這東西"非常非常少跨出虛擬物品的範疇
也就是說,要不就是某個讓人賦予價值的token
要不就是把現實世界的法幣當作token來提供payment rail
最後如果要跟現實是借有交互作用、真的有實質交換的話
最後一步是什麼?還是各地方的商業法律、民法和刑法
也就是如果用區塊鏈智能合約去簽署一個real estate條件交易那這個區塊鏈的合約提供的只是一個不可變造的合約證明
最後的real estate還是要照著現實世界的法律框架來
ok假設這是一個真實的應用場景好了,現在的比例高嗎?
還是說99%都是創造token、讓token被賦予價值、丟來丟去?
那這些token的本質是什麼?是一個對價格進行投機的籌碼
也就是說現階段的什麼去中心化智能合約都沒有聚焦落地應用或是落地應用推不起來、在各地撞到法律框架受阻礙
這一點甚至可以說ETH與ETH like推廣的程度都還不及BCH
稀有性跟規則的可預期性、抵抗規則變更的強度也不及BTC的話現在的ETH-like智能合約去中心化確實就是可以洗洗睡的狀況賭客會越來越少,發幣的項目方也要套現,整體進入負和賽局說穿了,應用都很美好,但信用要在應用之前
ETH the merge是一個摧毀信用的作為,這一點現在受到證實那其他更加不注重去中心化的協議們、或是模仿者們
受的傷是不會比ETH要少的
說穿了,去中心化區塊鏈智能合約,"可以作到傳統金融的事"但是考慮到還是必須包含法律成本的話,成本有比較低嗎?
或是同樣的功能,可以不用區塊鏈達成,那區塊鏈成本必然高需要拉高成本去維護強力安全性的應用,真的這麼多嗎?
還是兩個或是數個大企業建立協議、互相可對帳的帳本之後
以這個為基礎來提供智能服務給消費者要更加合理呢?
說穿了幣圈在玩的"新東西"大多都是人類已經玩了400年的系統我不是要全部否定區塊鏈的技術,而是區塊鏈到底應該做啥用現在的應用,本質上就是重新造車輪,效率還比較差
那麼要擊破主權與法律框架的條件,應該是應用的豐富度嗎?107F 03/13 01:07
噓 za755188: 應用幣去中心化根本不是重點
欸大神說話了xd145F 03/13 1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