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MindOcean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7-04-13 11:02:04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uini (那抹湛藍)
標題 Re: [新聞] 救生育率 學者:從教育著手
時間 Wed Apr 12 07:05:18 2017


這教授根本智缺等級,
轉錄一篇天下雜誌作者寫的,關於德國生育率下降、全面分析的文章
臺灣教授混吃等死,完全被吊打。

這篇文章雖然在講德國,但現在臺灣面臨少子化,不生育的情形和困境是很類似的,
希望國家制定相關育兒與婚姻政策的高層,應該好好研究,針對這些困境提出方法。

德國的育兒環境已經比臺灣好太多了,還是有這些不利生孕育的潛規則...
臺灣光表面提高津貼,就職環境、育兒環境都不設法改善,是不可能解決的。

更別提各種網路口水戰只從道德層面譴責,忽略社會結構性問題

--------------------
蔡慶樺:為什麼她們不願生孩子?
https://goo.gl/vfExhY
蔡慶樺:為什麼她們不願生孩子? - 獨立評論@天下 - 天下雜誌
[圖]
「我乖乖繳稅、奉公守法,這些都不算,別人不管怎樣都說我自私及無恥,他們想把我從工作崗位上趕走,把我的退休金取消,縮限我的選舉權利,是啊,這些人甚至要我對德國的危殆負責。為什麼?就只因為,我不曾給予這個國家一個小孩。」 ...

 

來源:天下雜誌
作者: 蔡慶樺

▋生產報國?

少子化問題是國安問題,對德國來說也是。尤其德國這個高度倚賴青壯就業人口的國
家,少子化所帶來的成本尤其高昂。因此德國政府想盡辦法提高生育率,例如透過各
種正面政策(育兒津貼、育嬰假、改善育兒環境、住宅津貼、鼓勵男性育嬰等等)或
負面政策(對無子家庭的福利及稅賦不利)等工具,加上經濟景氣良好,去年來確實
也達成1.5的生育率,是30年來最佳。


不過,短期內這種人口結構變化所帶來的挑戰仍然無法完全克服,希望還是得寄託在
更多年輕而受過良好教育的男男女女們身上,讓他們鼓起勇氣生兒育女。

在這種「生產報國」的氣氛下,少子化不只是國安問題,對許多人來說還變成了個人
道德與責任問題。能生而不願生的人們被認為是不負責任的一代,只知個人享樂與
職場發展,不願為了社會傳承與共同福祉而稍作犧牲──尤其是必須承受更多壓力
的職場女性。


對此,德國的知名記者Kerstin Herrnkind發難,今年2月底,她的新書出版,書名叫
《為祖國而交媾?不,謝了!》(Vögeln fürs Vaterland? Nein, danke!)。

▋家庭基本教義派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一位無後女性的自白」(Bekenntnisse einer Kinderlosen),
Herrnkind以一位不生小孩的職場女性身份,敘說她何以(被迫)選擇成為無後者的
原因,也指出她所受到的歧視。


在談論Herrnkind這本標題挑釁意味十足的書前,我想先從前幾年出版的另一本挑釁
力道更強的書,來說明無後者受到的異樣眼光:作家Nicole Huber於2011年出版的

《無子:或者為什麼無後之人並非社會寄生蟲》(Kinderfrei. Oder warum Menschen

ohne Nachwuchs keine Sozialschmarotzer sind)。

Huber寫道,如果你是達賴喇嘛、西蒙波娃、史懷哲、米開朗基羅、梅克爾等人,都會
被認為是「不可思議的自我中心冷血無用的寄生蟲」,因為你無後,所以你對於
人類的貢獻都不算數。聽來荒謬,但是很殘酷的,現在的政壇以及輿論的氛圍就是
如此。許多人相信選擇無後生活的人對社會沒有貢獻、只知道消耗上一代累積的成果,
因而也打算祭出懲罰性的措施,例如加重其賦稅或者減少其退休金。無後者被視為價值
淪喪、退休金不足、德國人絕種、甚至歐洲伊斯蘭化等等社會問題的元兇,在私人

生活上也必須不斷面對各種令人不適的質疑

(是生不出來還是不想生?妳是不是不愛妳老公?我不想過妳這種自私的生活……)

或者自以為睿智的預言

(我當年也像妳這麼想但是之後妳就會改變主意了、妳將來又老又孤獨時一定會後悔)。

Huber問,德國這麼一個自由而寬容的社會,多年來產生了許多偉大的價值變化,例如
非婚生子女、單親媽媽、不婚伴侶、同性戀、龐克族、無神論者等等都共存於德國社會,
沒有誰受到歧視,為什麼不想有小孩的人們,卻不見容於社會主流價值?她甚至提示,
德國曾經存在一段時間,是認為「人們都應該為元首帶來一個孩子」的年代。那個年代
雖已過去,我們的社會卻仍然營造出養兒育女是公民義務的輿論壓力。

那些堅持傳統家庭價值並不惜評價甚至干涉他人生活形式決定的人,Huber稱之為「家庭
基本教義派」(Familienfundamentalismus)。她認為這種家庭基本教義派的信念──
男主外女主內、一男一女才能組成家庭、女生必須生兒育女相夫教子──否定了一切與
他們價值觀不符的生活形式。例如,在德國政府或民間都存在一個怪異的矛盾,一方面
鼓勵女性投入職場,但是那些在職場的無後女性又被認為自私;或者生子後擬重新投入
職場的女性被指責為「烏鴉母親」(Rabenmutter,這是從中世紀以來就存在的概念,
用以指責未能善盡照顧小孩責任的惡母)。


▋他們擁有不生小孩的自由

原為律師的Huber,從憲法婚姻與家庭的特別保護、各種生活形式的平等、國家對家庭
的支持、育兒環境與政策架構、勞動市場與退休金政策等等法律、政治、倫理價值角度,
批評德國的「偽善」,以及如何刻意不利無後者(她估算一對同在職場的無後夫妻要
繳給國家的各種稅負,約是一個四口家庭的2倍)。

該書書名Kinderfrei是Huber刻意使用的雙關語(直譯為英文是childfree),-frei
這個字尾意謂「免於」,但是frei本身卻又是「自由」之意。Huber不選用一般人
慣用的kinderlos(childless)形容無後,就是要強調,人有「選擇孩子與否的自由」
(Kinderfreiheit)。作出決定不要小孩的人,並非缺乏什麼,只是在自由社會裡選擇
了各種不同的生活形式之一而已;他/她仍是個不該被先入為主批判的完整的人,不

因此生活形式而比他人更好,也不因此更糟。

Huber這本書有些段落太過偏激,太過強調有後者與無後者之間的敵對程度,而有些段落
又扯得太遠。例如她強調「選擇孩子與否的自由」如何能解決人口過剩及環境永續問題。
可是她也確實點出德國社會不夠寬容的地方,以及一些德國政策的盲點:例如,國家

表面上說要提高生育率,卻未落實兒童保護──交通法規太過寬鬆下,每年有超過4萬名
兒童被橫衝直撞的駕駛人撞傷、超過100位兒童被撞死;國家一方面提供育兒津貼,
另一方面年卻又在2010年透過釋憲案對最需要育兒津貼的家庭限制這筆錢(該釋憲案認為
育兒津貼應該配合失業津貼調整);一方面鼓勵建立一個有育兒能力的家庭,另一方面
拒絕同性伴侶領養小孩;一方面要增加托兒預算,另外一方面又不全面實施全日制
學校以及增加幼稚園,幼托機構總是不夠,而且就算父母親千辛萬苦弄來幼稚園與
托兒所的位置,其下班時間也難以配合下課時間……

還有,國家重量不重質,以為增加小孩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但國家需要的不只是有
勞動能力的人(Erwerbsfähige),還得是投入職場的人(Erwerbstätige)(德國仍
然存在著許多青壯年無法投入職場);一方面說要對未來世代負起責任,另外一方面卻
又削減各學校、游泳池、劇院等等這些未來世代最需要設施的預算;一方面說無後者將
讓退休金垮台、必須削減其退休金以為懲戒,另一方面卻又把每年20億的預算拿來補貼
私立退休金而非挹注公立退休金、並以所得稅徵稅上限(Beitragsbemessungsgrenze)
來免除收入極高者應對社會與國庫作的貢獻。


這本書寫於2011年,現在的內閣與當時已經不同,政治、經濟與勞動環境大有變化,
有些問題現在已經找到答案,可是有些問題仍然無解,有些歧視仍然存在,於是有了
這本《為祖國而交媾?不,謝了!》。


▋政客的替罪羔羊

Herrnkind出生於1965年,是作家也是知名記者,現任職於《明星週刊》(Stern),為
2016年德國記者獎得主。這本書開頭,她自承是個典型德國無後婦女──她那個世代的
德國婦女,1959年到1968年之間出生,受過良好教育,有20%沒有小孩。她是許多人之中
的一個。


她這樣敘述自己選擇不要小孩的個人生命史:20幾歲時她與男友同居,想要很多孩子,
只是她去上了大學,認為學生與母親的生活並不相容。畢業後她找到報社的一份實習
機會,如果這時候懷孕,勢必得放棄工作,因為當時根本沒有足夠的幼稚園,全職
家庭主婦是養小孩唯一可行之路。30歲時她當上了編輯,過於忙碌的職場使她一直單身,
而過低的薪資也使她難以鼓起勇氣迎接下一代。後來升職了、工作穩定了、36歲那年
認識了幾年後成為她丈夫的男人,結婚後想有小孩已經太遲,而她也沒有勇氣了,因為
不確定自己真的能夠兼顧工作與有小孩的家庭,職場女性要兼顧這些,得要上司及先生
高度配合。尤其她看到身邊女性朋友們犧牲的情形,放棄工作照顧家庭,最後卻被外遇
的先生拋棄,且難以重回職場,她更確信了「生孩子在德國是高風險的事」。


她寫道,生小孩是可能把妳帶向貧窮之路的,尤其是對那些單親媽媽而言。2011年,
德國約有160萬單親家庭需養育一個以上的小孩,這160萬人中,超過9成都是單親
媽媽。許多爸爸們不再支付贍養費(修法以後,政府也強迫小孩在3歲以上的單親
媽媽們必須投入職場分擔部份責任,可是對這些照顧小孩多年的媽媽們來說,重回
職場困難重重),2014年國家付出了8億4,000萬歐元協助這些母親(而荒謬的是,
單親媽媽的稅負比雙親家庭更重,今年已有一位單親媽媽向憲法法院訴請釋憲)。

難怪那麼多女性會說,不,謝了。她與許多同一代女性們,發動了「生育罷工」

(Gebärstreik)。

雖然像她這樣的女性不在少數,但是女權意識強烈的德國,卻存在著對無後女性的敵意。
她舉例說明:強調傳統家庭價值的德國其他選項黨(AfD)主席Frauke Petry公開表示,
自己生了4個小孩,並譴責梅克爾一個都沒有。另外教宗也說沒有小孩的人是自私的

(雖然天主教的神職人員都獨身無子)。聯邦家庭部部長Manuela Schwesig甚至提議
修法,讓有小孩的父母選舉投票時比無後者多一票。另外,稅法對無後者的不利,
簡直就是合法地剝奪財產(enteignen)。記者Sven Kuntze更著書《無恥的世代》

(Die schamlose Generation),指責無後者自私無恥,毀了下一代的未來,應該要

被剝奪其退休金。

退休金正是關鍵。政界與媒體之所以對於無後者窮追猛打,甚至到妖魔化程度,
Herrnkind認為是因為德國的退休金制度仰賴源源不絕的社會新勞動成員加入,而
自願無後者便挑戰了這個世代契約(Generationenvertrag)。這個以勞動者為

退休者支付退休金的世代契約制度,奠立於1957年阿德諾總理當政時期。當時
阿德諾的名言是:「人們總是會生小孩。」現在看來當然過於一廂情願。政府失算,
卻長年未以其他政策工具挽救退休金不足的問題,「而如今我們卻得為了祖國而交媾,
好讓退休金帳戶順利運作。」她說,德國女性是政客無作為的替罪羔羊。

Huber指出,納粹時代將生育與榮耀元首與民族掛勾,而Herrnkind也指出這點。希特勒
自1939年開始頒發「母親十字勳章」(Mutterkreuz),以表揚那些生兒育女數量極多
的婦女;而納粹也已經開始以提高稅負為手段懲罰無後者。為祖國而生育,在德國有
悠久的傳統。


▋只因我不曾給予國家一個小孩

Herrnkind的論述邏輯基本上類似於Huber,均指出社會主客觀環境不利於女性作出生育決
定,卻又妖魔化不作出這種決定的女性,都提及「烏鴉母親」的刻板印象,女性不得不成
為犧牲者。兩人也都強調,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一種人權與自由,不應以共同福祉之名
被否定,甚至也都質疑世界人口爆炸糧食不足的此時,我們鼓勵生育真是好政策嗎?而這
種以共同體之名半強迫鼓勵生育的手法,與法西斯政體運作的邏輯吻合。顯見,從2011年
到2017年,許多女性仍要面對同樣的指責,許多問題並未改變。


兩人也都指出勞動環境對於生育的不利。雖然這個年代勞動條件改善,工作也更彈性化
了,但是女性要重回職場難度仍高;而男性雖被鼓勵請育嬰假,但最多只能2個月,
對於減輕女性負擔有限,而且還是可能會對男性未來職涯帶來負面影響。時代在變,
但是還不夠快。


Herrnkind強調,寫這本書的用意並非為挑戰那些養兒育女的人,相反地,她對於為
人父母者充滿敬意,因為這些父母們必須比她更忙碌辛苦。她想說的是,像她這樣的
人不該被整個社會如人質般挾持,不該負責整個社會沒能解決的問題。比起許多未盡
養育責任的父母們,她才是真正的愛國者。


Herrnkind問,她不生,難道就因此對國家社會無貢獻嗎?「我每週工作超出40個小時,
我的薪水中幾乎要一半都是繳給國家的稅金,我也繳納高額退撫金、健保費以及長照險
保費……我從未有一天接受過國家津貼……」而這樣的模範公民卻要擔負社會寄生蟲的
名號,情何以堪。「我乖乖繳稅、奉公守法,這些都不算,別人不管怎樣都說我自私

及無恥,他們想把我從工作崗位上趕走,把我的退休金取消,縮限我的選舉權利,
是啊,這些人甚至要我對德國的危殆負責。為什麼?就只因為,我不曾給予這個
國家一個小孩。」

▋後悔成為母親

提高生育率是少子化國家不得不做的迫切政策,但是怎麼做?問題還是在職場,以及
兩性合作分工。柏林的人口政策專家Michaela Kreyenfeld指出,在那些受過高等教育
的女性中尤其看得出少子現象,而教育程度高低對於男性的少子程度並無顯著影響。

這裡看得出,養育兒女對於有能力投入職場的女性影響尤其大。青年人適合生育的年紀,

通常也是職場衝刺的黃金時期,在這個「人生的交通尖峰期」(Rushhour des Lebens)
,各種計畫接踵而來,許多女性並不是不要小孩,而是怕無法兼顧。政府應該想辦法
降低個人在兼顧家庭與工作計畫時的障礙,例如增加托兒所與幼教師資、推動彈性工時制
或遠距工作制、塑造尊重母親的工作文化、增加男性育嬰誘因、想辦法改變傳統性別分工
責任、創造新的家庭文化等等。


如果不能減輕這些障礙,不只未來還是會有無數的人拒絕為國家帶來小孩,也會持續
有人在工作家庭兩頭燒下後悔做了這個決定。2015年以色列的社會學者Orna Donath

做了一個打破禁忌話題的研究,訪問了以色列20幾歲到60幾歲的女性,許多媽媽都說,

她們深愛著她們的孩子們,但是當母親後她們失去了自主,倘若能重來一次,以她們所
經歷過的這些以及她們現在所知道的,將會有不一樣的決定。這個研究後來以《後悔當
媽媽》(Regretting motherhood)為名出版,作家Sarah Fischer讀了以後大為感動,

心想,原來有那麼多人與我一樣的想法:我深愛我的孩子超過一切,但我後悔成為母親。

2016年她出版《幸福母親謊言》(Die Mutterglück-Lüge),談成為母親要付出比成
為父親太多的代價,拒絕只因為愛小孩就必須全盤接受「當母親是幸福的」之說法,
引來甚多批判,當然,少不了那些無後者必須面對的自私無責任等形容詞。

不管是未成為母親者或已經成為母親者,都有人抗拒著母親的角色。而這種抗拒,很多
時候不來自個人主觀選擇,什麼自我中心、違反母性的指責都於事無補,我們應該想想
是什麼樣的制度結構不利於(想)成為母親者,並設法改善結構;至於不願選擇走入

養兒育女的人生規劃的人,這個社會也應當有價值觀的改變,他人不應站在道德制高點
指責或刺探什麼,她們也不需要向誰交代什麼。懲罰性的制度於事無補,只會分裂出
某些遭受國家差別待遇的特殊群體。以祖國之名要求生育下一代也太過沉重,我不能
不想起白樺《苦戀》中的一句對白:你愛國家,但國家愛你嗎?


Herrnkind的書的結尾,引述了瑞典作家Ninni Holmqvist小說《可捨棄者》(Die
Entbehrlichen)的情節:一個社會裡,只有那些生育者才被認為具有生產力,
因此無後者被視為可被捨棄,這些人在50歲後會被國家囚禁於某個療養院,他們/她們
的餘生只能以器官捐贈者的身份來證明自己對社會仍有用處。

幸好那只是小說,幸好在真實世界裡,沒有人應該因為不願/無法生育,而被其他社會
成員視為應被捨棄者。

是嗎?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200.237
※ 文章代碼(AID): #1OxM4nFj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91951921.A.3ED.html
※ 編輯: uini (61.230.200.237), 04/12/2017 07:06:51
larry890122: 不生小孩(夾),繳更多稅(不夾)1F 04/12 07:10
德國不生小孩的 "夫" 妻都必須繳更多稅,男女生都一樣,干夾不夾屁事?
zp01: 以台灣的退休金制度,不生小孩的確不配領因為那是下一代的2F 04/12 07:14
zp01: 錢
臺灣退休金設計太智缺,所以不願生小孩的更多
※ 編輯: uini (61.230.200.237), 04/12/2017 07:16:20
belleaya: 先推4F 04/12 07:18
hihjktw: 台灣要做新時代女姓。柱柱。秀蓮。小英5F 04/12 07:20
laukun: 鬼島傳媒素質低劣又不管,每天垃圾訊息荼毒小孩6F 04/12 07:27
laukun: 還有人民的文化素質也很低劣,分崩離析
Cger: 乾脆說努力唸書就會懷孕8F 04/12 07:31
zxzzzzzzzzzz: 台灣一堆何不食肉糜教授9F 04/12 07:34
gitaxxxx: 臺灣上面的不笨啦,真正的問題都知道,但改那些問題會影10F 04/12 07:34
gitaxxxx: 響金主和他們自己的利益,傻傻才去做。
vickhus: 你說的是治標方法 他說的是治本之道12F 04/12 07:37
DFIGHT: 笑死 育嬰假誰敢請??13F 04/12 07:48
jodojeda: 教授是否生小孩或領養小孩 應列入升等因素之一14F 04/12 08:00
storyo11413: 不配領退休 那也應該不要繳那筆錢~ 台灣是噁心18%15F 04/12 09:03
jackgn: 不要繳也不要領,很好啊~16F 04/12 09:10
ocean7891: 哈哈,太長了看一半,晚點看17F 04/12 09:41
laputaca: 房價應該是很大的問題~18F 04/12 09:54
zanns: 建議教授沒有2位以上子女者不得昇職 XD19F 04/12 09:57
ila9970: 房地產解套啊,要年輕人不要買房,只給老人賺,誰能接受20F 04/12 09:58
ila9970: 「這年頭買房不好,租屋吧」,上位者講出這狗屎言論,年
ila9970: 輕人哪肯接受,怎麼不去想想年齡較大的用掉多少資源
as349349: 推23F 04/12 10:09
capable:24F 04/12 10:59
IHD: 德國還沒改寫生物學嗎? 不會生跟不能生都正常了 一定有下一代25F 04/12 12:05
IHD: 嗎? 沒有的話 哪來的少子化 根本亂套啊 所以該修正了啦~~~
IHD: 夫妻一起罰 同志要不要罰? 還是這時候就說我跟你們不一樣呢?
IHD: 有好處我們一樣 有責任我們不一樣 那這樣跟自助餐有87%像啊
namirei: 推29F 04/12 16:34
CherryVoe: 原則贊成德國作者的論點30F 04/12 16:35
nsaids: 把國家換成台灣有87%像 女性懷孕就是準備丟工作變窮 之前31F 04/13 07:20
nsaids: 這板還一堆北7指責某被開除孕婦不配合周末加班是特權 隱瞞
nsaids: 懷孕找工作真該死哩
akito703: 推34F 04/13 08:53

--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2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284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phoenix_86, love1807 說讚!
1樓 時間: 2017-04-13 11:37:42 (台灣)
     (編輯過) TW
生育率低有什麼不好? 呆丸就是廢人太多
2樓 時間: 2017-04-13 13:39:38 (台灣)
  04-13 13:39 TW
政府和慣老闆用低薪和高房價壓搾年輕人,換來的除了老屁股賺飽飽之外,還有低生育率的報應
3樓 時間: 2017-04-13 14:26:59 (台灣)
  04-13 14:26 TW
養一個小孩  一年才多少免稅額? 別傻啦! 多生幾個給富人當奴隸嗎 ?
4樓 時間: 2017-04-13 19:24:58 (澳大利亞)
  04-13 19:24 AU
除了沒錢,還有一個大問題是晚婚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