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25-04-05 12:54:46
看板 car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標題 Re: [閒聊] 美國關稅這題和汽車關稅沒關係
時間 Fri Apr  4 08:00:14 2025


※ 引述《hatako (山獅獵人)》之銘言:
: 看到一堆立委在高潮說要降汽車關稅
: 到底有沒有做功課
: 拜託,汽車根本沒排進台美貿易的前十,喊要降是在演哪齣?
: 台灣的順差最主要來自我們的半導體、積體電路這些高科技產品
: 汽車在台美貿易就沒在前十
你這個就是先射箭再畫靶

簡單來說,這次這個關稅叫做貿易逆差稅

解法也很簡單,想要讓川普大大開心也很簡單: 減少貿易逆差

那川普才不管你要用哪種商品還是哪種方式減少貿易逆差

1. 少賣點東西給美國

2. 從美國多買點東西

3. 匯率大升值

以台灣出口導向來說啦,對經濟影響程度大概是3>1>>>>>>2

所以,就變成看你要犧牲什麼

匯率升值,影響到的是全面性貿易出口競爭力,台灣面對的是日、韓、中國等主要競爭者

匯率上去半導體可能沒差,但其他產業鏈(包括半導體享受的毛三毛四上游)會炸開


那少賣點東西給美國也不切實際,美國就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最大的消費國

所以最後就是多買點美國貨,而且是要長期買

台灣目前買的比較有發展性的

LNG: 台灣一年對外採購120億上下的LNG,去年簽了投資協議

軍火: 台灣最近幾年對美平均一年大概50億上下 (但這已經是進行式)

剩下的本來就沒太多空間可言,剩下就是農產品和汽車

汽車來說,台灣一年掛牌數量約40~45萬輛,20出頭萬輛的進口車

這個市場根本不是像大家說的那麼小

犧牲的也只有國內"組裝廠",後續零件供應、Aftermarket出口都還可以存活

從粗略角度來看,40萬輛FOB給你算平均FOB 20k好了,就是80億


砍半也都還有40億/year,這比華航買波音分三四年交的40億還快又有效

至於你說美國車不夠便宜,就是因為關稅貨物稅阿

關稅也可以不用動,因為你怕降了關稅日本韓國也跑來靠杯就比較麻煩

直接美國車貨物稅減免,馬上空間就出來了

然後也不用扯什麼車商會把利潤空間全部賺走

將近二十年前美規二手車新車自辦/代辦/整批拉進來的管道本來就很完整了

二十年前總代理爛配備賣高價就已經被外匯車商打爆過一輪了

才會有現在Mercedes/BMW多數都是高配車的時代

除非冷門車,不然大宗歐日美系車後勤保固找保險公司大車商自己吃也不是不行


奇怪,大家都知道是逆差稅,結果還拿進出口比例說汽車沒用

這邏輯不就是射箭再畫靶? 你原本高稅率當然比例低...

目標是減少逆差,就是要從根源可以動的部份去思考

汽車就是現在MAGA派最重視的產業之一,歐洲車廠在過去三四年美國本土一直在擴產

日韓雖然抵抗,但為了美金也是嘗試增加美國的產量

從80分=>99分難度非常高,但從0=>60分是非常簡單的


要在損失最小的情況下,就是進行消費轉移,犧牲日韓進口和本土"組裝"廠


別忘記了,台灣Aftermarket汽車零件業出口美國也有30億

一個潛在每年80億的offset,根本不是隨隨便便找得出來好嗎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138.45 (臺灣)
※ 作者: zzahoward 2025-04-04 08:00:14
※ 文章代碼(AID): #1dxo4Guz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743724816.A.E3D.html
※ 編輯: zzahoward (111.250.138.45 臺灣), 04/04/2025 08:00:48
japan428: 同意,美規雙田跟特斯拉滿天下時間到來1F 04/04 08:01
japan428: 美國生產的Kia ev6/ev9這種應該也會些空間來台灣搶市場
onomedu: 還有一個美國一直叫核能設備3F 04/04 08:09
你只靠Government Expenditure是不切實際的解決方案
終端消費市場對MAGA來說視覺上會更強烈
當然我不是說台灣政府在這件事情上會沒成本,稅收會減少
汽車貨物稅推估大概40億美元,關稅大概12億美元,整體來說還是弄關稅比較實際
這就看政府自己怎麼去想R&O
cactusho: 我比較認同這篇說的4F 04/04 08:15
neil0611: 真的 買美國車之外 加碼蓋核電 才是解法5F 04/04 08:16
CORYCHAN: 同意此篇觀點6F 04/04 08:22
tloy1966: Agreed7F 04/04 08:23
blitz1991: 便宜美國牛頭快來8F 04/04 08:28
kira925: 七百億你在講20億還不能保證真有二十億...9F 04/04 08:44
其實我很好奇,那你希望逆差減少還有哪些
還是你希望就是少出口點美國?
很多人說幾十億不用看,問題是你怎麼隨便找的到幾百億的項目
除非全部生產線移到美國去,但你知道台灣出口美國半導體其實不是大宗
而是那些資通產品還有server系列,連系統廠都外移出去台灣就業問題就大了
george31708: 完全正確 青鳥洗了半天地都找不到重點10F 04/04 08:48
george31708: 多買美國東西難不成你想買豬肉牛肉農產品嗎?車子當
george31708: 然是最簡單的突破口啊!美國製的日本車德國車也很多
george31708: ,全部賣國產車價,貿易逆差不就回來了嗎?
george31708: 不然你的關稅比日韓多10%是要犧牲其它人跟組裝廠一
george31708: 起死嗎?
yeangigi: 先降汽車關稅表達誠意,然後加碼買美國已經「提示」我16F 04/04 08:58
yeangigi: 們好幾次的核電廠,就解決了。因為只需要先撐滿4年就有
yeangigi: 轉機
cccc77: 這幾樣就能打平半導體的逆差?19F 04/04 09:02
沒要打平,目標是不要跟東亞主要競爭者差太遠
打平是不可能,兩邊經濟量體差太多
況且台灣出口最大的是資通產品不是半導體
as6633208: 福特 雪佛蘭 特斯拉 道奇 jeep 都是美國車==20F 04/04 09:07
as6633208: 說實話很想買美國皮卡
ilovedirk41: 美國皮卡 買福特就好啦22F 04/04 09:08
danielpupu20: 六和進的皮卡不是美國廠進來的。特斯拉也有大部份是23F 04/04 09:11
danielpupu20: 德國廠。台灣買的美國車趨近於0。如果美國車把德國
danielpupu20: 車取代掉就是美國對台很大的政績了。畢竟汽車工人是
danielpupu20: 川普的鐵票族群。反正德國對台也不友善。
ilovedirk41: 台灣BMW休旅不都是美國製的?27F 04/04 09:13
Statham: 是的 川爺要的是你低頭示軟,根本不是要打平半導體逆差28F 04/04 09:14
PennyFinn: 美規進來真的比較省事29F 04/04 09:16
mcgrady12336: Z大講的很中肯啊,多吃點美豬農產品就好了,反正T30F 04/04 09:20
mcgrady12336: FDA 規範很多也都抄FDA的老美都敢吃哪有在怕的
cccc77: 美國靠消費維持經濟,逆差不可能解決,看起來比較像找財源32F 04/04 09:21
fanlongs: 樓上一堆鬼扯,放寛農產品跟關稅影響深遠,絕對會傷國33F 04/04 09:23
fanlongs: 本
兩害相權取其輕,在怎麼深遠當下就碰到危機了也沒辦法
只能犧牲產值最少的,農產品一定優先被犧牲,這無庸置疑
但農產品太便宜了,價值相對低,吃不了那麼多
WellyT: 簡單講,只進美規進口車。這總額還是挺多的35F 04/04 09:23
atlaswhz: 其實lexus 最有本錢從美國進車,NX,RX,ES都有36F 04/04 09:24
其實美國本土只有ES,RX/NX我記得是楓葉國XDDD
jansan: 我覺得重點在美國車減稅 川普一直想復興美國汽車業 美國汽37F 04/04 09:27
jansan: 車減稅才是重點 農產品對美國來講應該只是附加效應 沒那麼
其實沒錯 這階段汽車減稅對Trump來說聽起來最受用
因為他就是要振興傳統製造業,而汽車產業就是大頭之一
jansan: 重視39F 04/04 09:27
as6633208: 台灣農業實力比汽車業強,要選關稅應該先選汽車40F 04/04 09:29
as6633208: 先降汽車關稅,台灣汽車是公認廢物產業了
cccc77: 既然是找財源,逆差變小也沒辦法降低多少關稅42F 04/04 09:33
降到跟東亞其他競爭者差不多就好了,沒人說要降到10%
※ 編輯: zzahoward (111.250.138.45 臺灣), 04/04/2025 09:36:32
wugesmin: 推... 比一堆檯面上的人有腦...43F 04/04 09:40
fanlongs: 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買核電廠44F 04/04 09:45
fanlongs: 但是,唉
ru04hj4: 重點要先給面子46F 04/04 09:48
ru04hj4: 讓4/9可以少課
tn00210585: 肯定是買軍火 因為不交貨也沒差 一次一大筆對米狗利多48F 04/04 09:55
tn00210585: 買米狗的其他東西 中間還得生產出貨艙儲運送人事一堆
darkangel119: 本編正解 但是一堆人還是看不懂 不然就是裝死不想50F 04/04 10:03
darkangel119: 懂
THCxyz: 美國除非想今年就把對立升到最高,不然絕對不會在檯面上52F 04/04 10:04
THCxyz: 同意台灣可用軍火採購降低貿易逆差(錯板)
zsp9081a: 都不知道是不懂還是不敢懂了54F 04/04 10:08
blitz1991: 川普關稅用貿易逆差算的 減少逆差就能談低關稅很難懂?55F 04/04 10:09
yungszu: 我覺得匯率大升值才是正解。美國人力成本高,就算0關稅56F 04/04 10:31
yungszu: 還是比其他地方貴。我們賺到美金後,又把美金交回給美國
yungszu: 買美債,美國還不高興。那就所有國家都不要買美債,讓
yungszu: 美金對所有貨幣都貶值,這樣沒有市場干預,一翻兩瞪眼
PPAPwww: 掛牌數量,二手車不知道有沒有統計進去,實際上沒買那麼60F 04/04 10:37
PPAPwww: 多新車,而是交換二手車而已
leo255112: 其實老美這樣算很不公平啦,他們明明導向就產業最上游62F 04/04 10:42
leo255112: 毛利最高賺最多錢,只是商品要在國外製造再進來
leo255112: 怎麼突然就從製造業角度在看全球分工了?  受不了
leo255112: 央行應該不會放,台灣吃匯率紅利吃這麼久了,現在放手
leo255112: 直接G
chi17: 支持一縣市一核電廠這樣要多少電動車快充都沒問題67F 04/04 10:50
abyssa1: 原油大概300億鎂 這個金額最大68F 04/04 10:51
abyssa1: 再來就飛機 弄一間國營飛機租賃公司好了
mussina27: 詳細推~ 其實不需要理會那些無腦反對的無邏輯推文,它70F 04/04 10:53
mussina27: 們只會照設定好的內容講。
calase: 美國原本貿易赤字沒那麼嚴重,是新冠肺炎造成這個問題加72F 04/04 10:55
calase: 速擴大
MeloKing: 你這樣裕隆和泰怎麼活74F 04/04 10:58
iPadProPlus: 的確 從小地方慢慢用好 那大方向就會好75F 04/04 11:00
iPadProPlus: 總比你什麼都不幹 放著爛好多了
rainsilver: 合理77F 04/04 11:04
iamspikeking: 好想買acura integra78F 04/04 11:07
LnBeIsFgDn: 推分析79F 04/04 11:19
zzahoward: 原油有個問題 你繼續卡中油台電他們虧損只會更大 LNG80F 04/04 11:19
zzahoward: 差不多耗盡他們的利潤了
healthbuy: 推82F 04/04 11:31
Leon0810 
Leon0810: 核電廠是一次性的,根本沒用83F 04/04 11:39
chillybreeze: 認同,降低關稅貨物貨,美國車夠便宜就會有人買啦84F 04/04 11:46
ctes940008: 匯率麻...台灣有操縱國的嫌疑,這被點名過。85F 04/04 12:17
linleex: 美國車免貨物稅是比較可行的86F 04/04 12:18
linleex: 其他國進口車加徵愛國稅跟奢侈稅90% 拉開價差
linleex: 國產車免貨物稅 以後國內市場就國產+美製
linleex: 美國開啟貿易戰 wto已死
tpshin: 同意往這方向做90F 04/04 12:20
linleex: 台灣都能卡中國製整車不准進口了,差別貨物稅OK91F 04/04 12:22
linleex: 台灣如果能爭取到跟日韓一樣的關稅,反而抵消政治因素無
linleex: 法簽FTA 加入CPTPP的問題呢
ActionII: 降關稅也要去讓經銷商降價,不然稅只是進去經銷商口袋94F 04/04 12:25
ActionII: 而已
dick929: 我只能每個禮拜去Costco買美牛,盡一份心力96F 04/04 12:26
linleex: 雙B休旅全進美國廠,這金額就不少了97F 04/04 12:27
ActionII: 波音產量也有點問題,航司買飛機還是要考慮一下營運問98F 04/04 12:28
ActionII: 題
ActionII: 日本該美麗這個可悲的進貨量,不考慮進美規的嗎?如果
ActionII: 特斯拉免貨物稅,我直接買一台支持,川寶能不能給點優
ActionII: 惠QQ
ctai0118: 期待便宜的特斯拉103F 04/04 12:49
ZIMX: 同意104F 04/04 12:59
bart102617: 其實重點是撐過川普這四年就好,所以核能是真的可以105F 04/04 13:05
kazami:  20萬全從美國近?很多車廠美國的廠根本不足以應付美國國106F 04/04 13:13
kazami: 內需求,都還得從其他地方運到美國賣,所以才會緊張兮兮
kazami: 美國漲關稅,你怎麼會覺得降關稅之後從美國進來的車能多
kazami: 多少?而且還一口氣變成進口20萬輛的數額全部變成美國?
kazami: 在這種天方夜譚的前提下討論,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Brioni: 核電機組2套就140億美元,石油3億桶就200億美元,都比你進111F 04/04 13:14
Brioni: 口汽車大多了
kazami: 還不如能源全部改由美國進口比較快113F 04/04 13:14
Brioni: 天然氣進口量150億美元114F 04/04 13:16
Brioni: 核能發電設備+石油+天然氣全部轉美國就500億美元貿易額
a1280547: 現在外匯新車會抓人頭 不是以前了 人頭賣一個少一個116F 04/04 13:17
a1280547: 不會有足夠的量打擊到公司貨
a1280547: 然後你講40萬台 台灣最好是全部人都只想開美國車
a1280547: 50%就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了
a1280547: 關稅減免就是為了美國逆差啊 你開放日本歐洲 那誰買美車
a1280547: 如果開放歐日也免關稅 那完全沒辦法增加美國車市占
sleepinggod: 一直說降關稅沒用的是不是車商的工讀生啊?122F 04/04 13:51
BMHSEA: 這篇讚,符合現實123F 04/04 14:19
BMHSEA: 車子銷售估高很多之外
jww: 蓋到核十,一箭雙鵰125F 04/04 14:29
cute15825: 不如乾脆開放特斯拉能源順便進來 台灣很需要儲能吧?126F 04/04 14:51
gghh: 其實還有保健食品跟醫療用品  只是跟車板無關不討論而已127F 04/04 15:27
gghh: 這些"有內需市場大""但"被阻擋"的產品才是美國在乎的
shawncarter: 匯率大升值是正解XDDDDDD 台灣完全沒有本錢升值啊,129F 04/04 15:31
shawncarter: 你知道傳產毛利有多差嗎?
gghh: 本來進口額就很高的東西反而沒什麼好討論的131F 04/04 15:31
shawncarter: 這篇才是對的132F 04/04 15:31
gghh: 樓上,過去兩年都升值央行應要壓利率相對貶值台幣活該啊133F 04/04 15:32
gghh: 升值利率壓低土地租金成本  中小企業毛利一下子就出來了
gghh: 結果去看央行會議紀錄  滿滿關心炒房仔  升息一碼就心疼
skywalker21: 我很好奇貿易逆差真的跟你講的一樣嗎?136F 04/04 17:32
skywalker21: 我上網查了一下,貿易逆差比較像是匯率與儲蓄率問題
skywalker21: 而不是單純你的進口跟出口
zzahoward: 匯率儲蓄跟貿易逆差有什麼關係 = =139F 04/04 17:34
babyMclaren: 匯率可以操控啊,這篇不就有提到,台灣一直是匯率操140F 04/04 17:52
babyMclaren: 縱國
corner0111: 華航多買幾架波音 也是一種解法142F 04/04 18:07
liko7676: 他就在講一堆543幫台灣媽寶車廠解套呀143F 04/04 18:52
CoachKuester: 一直說台灣汽車關稅不是問題的不曉得是腦殘還是壞144F 04/04 21:04
CoachKuester: 心
permanent27: 從估銷量這篇就是廢文146F 04/04 21:18
loveboa01: 一堆在那邊講晶片,結果也才幾十億而已147F 04/04 21:19
CORSA: 照這樣那還不如多買77X 或是77F148F 04/04 22:04
polkmnbv: 核能一次性又如何 至少可以讓全台電價變便宜跟減碳與提149F 04/05 04:48
polkmnbv: 升空氣品質 長期發展哪裡不耗
sf820624: 貿易逆差不是單純進出口,某樓的社會課誰教的?好慘151F 04/05 04:50
j155697: 台灣的進口幾乎都歐系及日系,對美降汽車關稅根本沒啥幫152F 04/05 07:10
j155697: 助

--
※ 看板: Car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9 
作者 zzahoward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1樓 時間: 2025-04-06 02:25:05 (台灣)
  04-06 02:25 TW
台灣政府在幾十年來都是用匯率操控.
外銷補貼再扶植台灣國內企業..
到了現在.幾乎沒有國內企業是自產自營
幾乎都是從朱國或其他國家進口組件來台灣組裝
說是自製率??
台灣已經都沒有相關工廠了..哪來的自製率
其他國家可以在自己國家持續生產.供應給其他國家或自己組裝成商品 就是台灣廠商卻是直接到海外成立生產基地..
把自己生產的根都給拔除掉了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
看板名稱: 確定(Enter) 取消(Esc) 搜尋(Space)
查詢帳號: 確定(Enter) 取消(Esc) 搜尋(Space)
搜尋: m)m文 b)進板 c)未分類 a)作者 /)標題 q)取消?[q]

搜尋 送出(Enter) 取消(Esc)

回覆文章至: f)看板 m)作者信箱 b)兩者皆是 q)取消?[f]
要引用原文嗎? y)引用原文 n)不引用 a)全部回覆 r)複製原文 q)取消?[y]
轉錄本文章於看板: 1)使用連結 2)使用複製 q)取消 ?[1]
轉寄至站內信箱於使用者: 確定(Enter) 取消(Esc)
轉寄至站內信箱於使用者: 確定(Enter) 取消(Esc)
修改文章標題為: 確定(Enter) 取消(Esc)
修改文章標題為: 確定(Enter) 取消(Esc) 全部(a)

確定要刪除這篇文章?(可按大U救回) 確定(Enter) 取消(Esc)

刪除理由:

確定(Enter) 取消(Esc)
加到這個分類: 確定(Enter) 下一層(→) 回上層(←) 取消(Esc)
你覺得這篇文章: 1)真讚 2)真瞎 q)取消?[1] (再選一次即可收回)
你覺得這篇文章: 1)值得推薦 2)表示反對 3)單純註解 q)取消?[3]
guest
預覽(Enter) 取消(Esc)
上傳圖片
按ctrl+Enter可輸入下一行。
guest
確定要送出? 確定(Enter) 取消(Esc) 繼續(e)
搜尋: 送出(Enter) 取消(Esc)

▏▎▍▌▋▊▉ 請按任意鍵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