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MindOcean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21-05-04 09:37:35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qazsedcft (自由羊)
標題 [新聞] 蔡總統宣示淨零轉型之後,運具電動化如
時間 Mon May  3 12:29:16 2021




1.媒體來源:
報導者THE REPORTER
2.記者署名:文字 蔡百蕙
3.完整新聞標題:蔡總統宣示淨零轉型之後,運具電動化如何加快腳步?



4.完整新聞內文:
一輛正在充電站充電的電動汽車。(攝影/AFP/HENDRIK SCHMIDT)
https://i.imgur.com/NCw0mRi.jpg
[圖]
蔡英文總統在422世界地球日首度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
,然而,針對各國淨零轉型政策中的重要一環「運具電動化」,台灣目前油車、電車一律補
助的「油電平權」政策,被認為是不進反退。  


學者指出,台灣在運具電動化方面已落後國際不只10年,政府必須重新宣示2035年禁售燃油
機車、2040年禁售燃油汽車,才能達到2050碳中和的減碳幅度。連台達電、台積電等科技大
廠都已成立「台灣氣候聯盟」,帶頭承諾在2030年前企業自有或租賃車隊須百分之百電動化
,政府腳步如何跟上蔡總統的宣示?


去年(2020)全球被疫情壟罩,卻也是電動車大賣的一年。電動車的龍頭車廠特斯拉(Tesl
a)執行長馬克斯(Elon Musk)一度因股價大漲成了全球首富;2020年全球4.2%的市售新車
是電動車,成長率達43%,2021年也預期將達到36%的銷售成長率。


同時間,各國競相宣布燃油車禁售時程,燃油車即將成為21世紀上半的淘汰物:最快在2025
年,印度即將禁售燃油機車,而同年挪威則將禁售燃油汽車;到了2030年,連汽車工業代表
國德國,以及荷蘭、丹麥和冰島等多國,也即將跟進禁售燃油汽車。


眼看著全球的電動車風潮已經擋不住了,甚至美國科技大廠蘋果(Apple)的執行長庫克(T
im Cock),日前都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Podcast節目《Sway》上鬆口
,透露蘋果也計劃投入電動車市。


對比之下,就在各個國際市場加速運具電動化的時刻,台灣的電動車市卻成長緩慢,近2年
電動車占所有新車的市占率維持在個位數的7%至8%;電動機車銷售則是大幅衰退。根據交通
部公路總局的統計,對比2019年18%的電動機車市占率,2020年的電動機車市占率直接腰斬
,跌至9%。


禁售燃油車政策「髮夾彎」,台灣電動化程度倒退2年
蔡英文、台灣、淨零轉型、運具電動化
台灣在油電平權的政策原則下,2020年油車銷售量不減反增。(攝影/AFP/Sam Yeh)
https://i.imgur.com/9PoQ6rY.jpg
[圖]
台灣的運具電動化為何不進反退?

「簡單講就是政府缺乏決心!」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祕書長郭錦程說。為了推動運具的電
動化,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曾於2018年初宣布了2035年和2040年將分別禁售燃油機車和汽車的
時程,確定了從油轉電的大方向;然而,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台後不久,隨即於2019年以「油
電平權」為由,取消了燃油汽機車禁售的年限。


因為決心不足,在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內,這項重大政策就出現髮夾彎。

這個政策的轉彎,影響巨大。在「油電平權」的原則下,台灣成為世界唯一補助購買燃油機
車的國家,助長了燃油機車去年的逆勢熱銷;在政府於各界壓力下表示「明(2022)年將取
消補助燃油機車」後,又出現一波燃油機車的購車潮。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表示
,雖然樂見燃油機車的購車補助終於取消,「但這並不是一個有多進步的政策,只是讓台灣
的電動化倒退回2年前的水準罷了。」


鑽研綠色經濟已25年的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溫麗琪認為,國際市場的電動
車布局從2010年起就非常明顯,「嚴格來講台灣落後了國際不只10年。」不久的將來,很多
區域都不會再有燃油車了,現在鴻海和裕隆合組MIH聯盟,也是要搶電動車的商機。


「為什麼這些國家要從燃油車轉型電動車?」溫麗琪解釋,一是為了減少空汙,現在全球因
為空汙一年死亡的人數是700萬人,遠高於COVID-19的死亡人數;第二則是為了能源轉型,
要打造零排放的環境,「國際布局眼光著眼於此,但是『環境』在台灣政府的思維裡非常欠
缺。」


全台800萬汽車,電動車占比僅0.15%
道路交通造成的空汙超乎想像。在台灣,來自車輛的排放汙染甚至高於固定汙染源。

根據「全國空汙排放清冊TEDS10.1」,在總懸浮微粒(TSP)的汙染上,車輛移動源的排放
是27,188噸,比列管固定汙染源(全國共14,328家事業單位)的20,236噸還要高;如果比較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的濃度貢獻,車輛移動源排放了91,854噸,仍高於固定源排放的
67,544噸;比較氮氧化物(NOx)則差距更大,車輛移動源排放了142,916噸,固定源則排放
113,873噸。


然而,依最新統計,目前在台灣800多萬輛的汽車中,只有1萬2千多輛是電動車,1,400萬輛
的機車中,也只有45萬多輛是電動機車,占比分別是0.15%和3%,台灣的電動車市仍有非常
大的成長空間。原因何在?溫麗琪指出,「因為我們沒有政策,就看不到市場,全世界的電
動車市都是這樣起來的。」


她表示,居住在台灣,非常期待看到台灣市場的轉型,然而,現在台灣的人均碳排是全世界
的2倍多,如果持續為了經濟不惜以環境為代價,「這是開發中國家做的、非常落後的事。


長期致力於倡議低碳交通的蔡中岳則強調,站在環保團體的立場,一定優先鼓勵大眾運輸,
但也了解電動化是交通減碳不得不走的一步,然而,整體的運具電動化有非常多的環節需要
並進。


歐洲大都會不准老舊燃油車進入,英國提早禁售時程
在各種從油轉電的政策中,溫麗琪表示,「各個國家都一樣,最有效的一定是補助,有補助
就有電動車,但台灣這一塊的預算很少。」除了補助,還要搭配其他的政策手段,像是巴黎
或米蘭等大城市,市中心禁止老舊燃油汽機車進入,讓大家體會到不受燃油車影響的生活,
也會非常有幫助。


以全世界禁燃油車速度最快的挪威來說,除了免徵各項燃料稅和貨物稅,並提供90%的汽車
稅折扣等間接補助的手段,讓電動車的起跳價就比燃油汽車便宜之外,也導入了尖峰時段快
速車道僅限高乘載公車與電動車通行等方式,增加民眾使用電動車的誘因。


其他鼓勵運具電動化的做法,還有例如綠色採購的手段,像是美國總統拜登在今年1月底就
職後沒多久,即公布行政命令,要求未來所有政府車輛都必須採購電動車,擴大市場需求來
提升運具的電動化。


在空汙治理之外,運具電動化也是各國減碳、抗暖化的重要指標。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
nal Energy Agency, IEA)發表的《全球電動車展望2020》報告明確指出,如果要達到《巴
黎協定》致力控制升溫在1.5℃以內的永續情境,必須做到「在兩輪車之外,2030年全球電
動車占比30%」的目標」。


作為全球第一個在2年前就宣布「氣候緊急(climate emergency)」的國家,英國提出以淨
零碳排為目標的「綠色工業革命」,計畫之一即是加速運具的電動化,因此首相強森在2020
年底,把原先2040年禁售燃油車的期程提前至2030年。


8成汽車、400萬機車須轉型,台灣才跟得上零碳計畫
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當天,蔡英文總統終於首度表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
標,也是台灣的目標」,那麼,以台灣汽機車使用的情境來說,運具電動化必須做到什麼程
度?


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瑋指出,台大風險中心曾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美國西北太平洋國
家實驗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 PNNL)合作評估,以2050達到淨零
碳排為目標計算,結果發現,在2050年之前,台灣必須有82%的小客車以及53%的貨車都是電
動車,才有可能達標。


趙家瑋表示,該模擬結果突顯出運具電動化的重要性,既然2050年之前要有8成的小客車必
須是電動車,在2040年就必須禁售燃油汽車,才能達到2050碳中和的減碳幅度。

至於台灣人最愛騎乘的摩托車,趙家瑋則強調,雖然機車排放在整體的碳排量占比並不大(
約1.7%),但近年來機車碳排增加的幅度卻比其他大多數的運具還多,因此管制燃油機車的
成長是整體減碳政策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尤其是根據「交通部運研所」統計,在2015到2019
年之間,台灣整體運輸部門排碳量雖然減少了28萬3,000噸,但機車的排碳量卻增加了36萬2
,000噸。

台大風險中心也曾經計算,依環保署設定的第二階段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來說,即2025要比基
準年2005年減碳10%,依不同運具的碳排比例分攤減碳責任,2025年時就必須有500萬輛的機
車是電動車,而目前全台1,400萬輛機車中,只有45萬台是電動車,意謂著還有400多萬台燃
油摩托車必須汰換。


然而,「現在如果要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話,2025就不能(對比基準年)只減碳10%,要減
到26%左右,2030則要減到40%左右,電動化的速度需要更快,」趙家緯說道。

業者:政府大方向搖擺,我們不知所措
對於各國加速運具電動化之際,台灣卻逆勢衰退的現象,國內電動機車龍頭廠商Gogoro產品
長彭明義表示,電動機車去年的銷量下滑不只單一原因,市占率最高的Gogoro有幾個本身的
責任,他們責無旁貸,例如有些車輛品質出了問題不得不召回等。


「但另一方面我們無法解決的問題叫做政府政策,像是去年減少了對電動機車的補助,同時
增加了對燃油機車的補助,」彭明義說,政府的大方向非常重要,從油車禁售期程的取消,
再到補助購買油車,「到底要不要轉電?進程是什麼?廠商跟消費者不知道要追尋什麼方向
。」


彭明義強調,「廠商最怕昨是今非,」不穩定的政策會無所依從,「政府有沒有一個電動化
的目標?如果2080才要電動化,那需要今年投資嗎?但如果目標是2030年,現在不投資可以
嗎?」


學者:要零碳,2035禁售燃油車是底線
蔡英文、台灣、淨零轉型、運具電動化
很早就投入電動汽車市場的特斯拉,在疫情下的2020年逆勢成長。(攝影/AFP/ADRIAN DE
NNIS)
https://i.imgur.com/m1Ik4YV.jpg
[圖]
那麼,什麼是適合台灣的電動化期程?

如果以2050碳中和為目標,再分為各個部門的減碳責任,趙家緯建議,「2035禁售燃油機車
和2040禁售燃油汽車會是底線,」再者,從整體氣候政策角度思考,一個國家如果宣布2050
要達到碳中和,卻沒有搭配禁售燃油運具的目標,會被認為沒有具體行動,「禁售燃油車是
談淨零政策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過去從空汙管制角度看運具的電動化,接下來要從減碳的層
面看運具的電動化。」


他指出,以鄰近的韓國和日本為例,去年相繼宣誓要在2050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後,接著都是
開始討論禁售燃油運具的時程。目前日本政府已透露,極有可能在2035年前全面禁售燃油汽
車。


至於台灣的相關政策規畫,長期投入環運的立委洪申翰承認,在運具電動化的大趨勢下,「
目前全面換成電動運具沒有明確期程規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交通部門覺得車輛用油用
電是消費者自己的選擇,不是很想介入,「交通部一直沒有把運具電動化當作一個運輸政策
進行整體規畫,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在此同時,民意對於運具電動化則有很高的支持度。根據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所做的最新
民調,有高達87%的民眾支持台灣發展電動運具產業(電動機車、汽車、巴士)。而行政院
長蘇貞昌在2019年拍板定案的《台灣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
DGs)中,設有「2030年新能源機車占新售車比率35%」指標,民調中,則有8成以上(80.1%
)民眾支持政府訂定的這項指標。


迷思:電動車沒有比較環保?
不過,質疑電動車的聲音一直存在,不少人持續提出「電動車用電沒有比較環保」的疑問。

對於這個質疑,2020年3月,多位英國劍橋大學和荷蘭拉德堡德大學學者聯合發表了一份研
究報告指出,「電動車在製造過程和使用電力的發電過程產生更多碳排」是嚴重的誤解。
研究顯示,多數地區即便有使用火力發電,整體而言,電動車都比燃油車排放了更少的汙染
,在全球95%的地方,開電動車都較有利於氣候環境,少數的例外,是像波蘭這樣以燃煤發
電為主的國家(燃煤發電達78.3%)。


該研究發表於期刊《自然永續性》(Nature Sustainability),綜合了全球59個地區包括
歐洲、美國和中國等地的資料分析,和燃油車種相比,在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高的國家如瑞典
,電動車在生命周期內的汙染排放最高可減少達70%。


而電動機車和燃油機車相比是否也比較環保?

當行政院於2019年底宣布,為鼓勵民眾汰換老舊機車,民眾汰換並新購電動機車或七期燃油
機車都有最高補助5000元。這是以七期燃油機車和電動機車同樣「都比老舊機車汙染較少」
為邏輯,於是進行相同購車金額的補助。


事實上,比起七期的燃油機車,電動機車能夠減少的汙染多很多。

以2020年出廠的國產七期燃油機車和電動機車比較。根據「107年移動汙染源排放總量推估
及管制措施研擬專案工作計畫」與環保署機車合格證清冊各車型中的最低排放值,在一氧化
碳(CO)排放上,電動機車是2.2mg/km、七期燃油機車是51mg/km,而在非甲烷碳氫化合
物(NMHC)排放上,電動機車是0.2mg/km、七期燃油機車是32mg/km。官方數據顯示,電動
機車的汙染遠低於燃油機車。


電動車耗電反而會讓台電多燒煤發電?也是不少人對運具電動化的質疑。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依據交通部和環保署統計數據計算,以一部電動機車平均每月行駛里
程400公里計算,每天約13.3公里,而每部電動機車每公里耗電0.024度,「等於電動機車每
天平均用電只有0.319度,」以全國目前45萬多輛電動機車來總計,每天用電是14萬5千多度
。郭錦程表示,電動機車用電只占全國的0.02%,也就是萬分之二,「即便全台1,400萬輛機
車全部電動化,也只占了全國發電總量約0.69%,」郭錦程說,希望在用電上,電動機車不
要繼續被汙名化。


機會:電動運具產業鏈,讓環境與經濟雙贏?
在過去,加嚴汙染排放標準常被視為有利環境、不利經濟,然而,對於電動化運具,卻能達
到環境與經濟雙贏。

先看四輪的電動車。在去年全球出現超過40%的銷售成長率之後 ,預計未來將持續強勁地成
長,台灣大廠如鴻海和裕隆等,更看準電動車的商機,合組聯盟要搶食國際的電動車大餅;
台達電更在3月份慶祝成立50週年的活動上,點名未來電動車將是三大目標市場之一,其中
在電動車的動力系統,今年即可望攻下全球10%的市占率,也看好2030年該市場規模可達330
億美元,屆時台達電的市占率會更高。


最知名的電動車特斯拉供應商名單中,也有高達29家、7成5都是台灣企業,起飛的電動車市
商機中,拉抬的台企產值驚人。

機車電動化的影響也不遑多讓。「台灣原本就有很棒的機車產業,現在電動機車是把3C產業
加進來,這對台灣整體產業鏈的發展幫助很大,」郭錦程分析指出。他從台灣智慧移動產業
協會的會員中也觀察到,有許多企業的營運原本和車輛領域完全不相干,例如台林電通和台
表科,正是透過和國內的機車廠商合作,才有機會往電動運具產業邁進。


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專案辦公室主任高仁山的研究,發展電動機車已成全球趨勢,在各國陸
續訂出禁售燃油汽機車時間表的情況下,國際需求看漲,保守推算全球電動機車銷量每年成
長率至少20%,以1,1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估算,台灣若能拿下3成的市場,即可創造近台幣
兆元的產值,並且可以為台灣帶來近20萬個工作機會。


別再「犧牲自己、改善別人」,台灣要走上永續之路
對於電動車的發展,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林俊旭有長期的觀察,他認為,整體而
言有點像太陽能板,台灣號稱是世界太陽能板生產的第二大國,出口了非常多的太陽能設備
,自己用的卻不多,目前電動車產業也是主要拼出口,因應國際需求去發展,「產業起來了
就沾沾自喜,好像以後靠這個就很多護國神山,卻沒有考慮到要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很多
永續環境的價值沒有被彰顯出來。」


「其他國家看到的是環境的價值,我們剛好相反,是犧牲自己,去改善別人的環境,」林俊
旭感慨地說道。

新能源運具同時有利環境與經濟的發展,也是和國際接軌的重要指標,最近,產業界等不及
了,國內包括台達電、台積電等八大科技巨頭宣布將共組「台灣氣候聯盟」,帶頭承諾減碳
目標,加入成員的共同目標之一即是「EV100」──即2030年前,企業自有或租賃車隊須百
分之百電動化。


當民間已展現高度支持,科技大廠更紛紛承諾減碳目標、力推運具電動化之際,已經比國際
慢半拍的政府,顯然必須加速腳步,把握產業轉型契機與展現淨零轉型的決心,才不會讓蔡
英文總統的宣示淪為口號與空談。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www.twreporter.org/a/net-zero-2050-electric-vehicle-and-scooter


6.備註:
節錄內容:
為何要從燃油車轉型電動車?
㈠減少空汙。
㈡能源轉型,要打造零排放的環境。

電動車沒有比較環保?
㈠在全球95%的地方,開電動車都較有利於氣候環境。
㈡少數例外,如波蘭這樣以燃煤發電為主的國家(燃煤發電達78.3%)。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90.229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WZtmV5p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20016159.A.173.html
ah937609: 三寶1F 05/03 12:29
salix: 火力發電燒好燒滿2F 05/03 12:30
knives: 宣示=已做事了3F 05/03 12:30
Lailungsheng: 葉配新聞,嘔嘔嘔4F 05/03 12:30
headcase: 就缺電還在那邊電車電三小5F 05/03 12:30
tsitned: 20年後全世界就台人開油車6F 05/03 12:31
ppptttqaz: 她根本沒那個能力去搞電動市場 大國還是領導地位7F 05/03 12:31
A80211ab: 總統車怎麼不先電動化8F 05/03 12:31
ppptttqaz: 所以她的口號 聽聽就好9F 05/03 12:31
hitsukix: 簡單,憑健保卡跟市公所領特斯拉就好啦10F 05/03 12:33
stvn2567: 永遠的就職第一天11F 05/03 12:34
bseiqwkbk:   我看你還是落實人人有槍領的政策吧Y12F 05/03 12:34
xvhak: 笑死 美國有技術 自己不思索要追上 還不是花錢買人家產品13F 05/03 12:34
denyy555: 賤台女管不到違停,管不到破百電動自行車14F 05/03 12:35
lolic: 智障台女15F 05/03 12:35
hitsukix: 油電平權就證明這政府就是打一下動一步的牛車16F 05/03 12:36
brdemoved 
brdemoved: 蟑螂:民進黨都很乖,一定是國民黨帶壞的17F 05/03 12:36
nikolas: 蔡:我的人都先進去卡位撈錢了 就等時機了18F 05/03 12:36
giggleboy: 口號喊起來19F 05/03 12:36
xbit: 對阿賣更多電動車..讓火力發電全開來更多碳排是吧20F 05/03 12:39
aisitelu: 電動機車除了狗肉 其他都沒起來阿 狗肉還退燒了21F 05/03 12:40
aisitelu: 電池用租的太蠢了
kingstongyu: 她不做事比做事好,禁塑膠吸管也是一絕,堅持廢核能23F 05/03 12:43
asaoka: 10年以上的老車不處理,怎麼賣新的電動車24F 05/03 12:45
kingstongyu: 進口萊豬,要知道台灣豬價並不貴,牛才貴,美國萊牛要比25F 05/03 12:46
kingstongyu: 台灣的牛肉便宜多了
spzper: 燒火力幻想0排碳27F 05/03 12:56
littlelinsyu: 這什麼洗腦的文章啊?28F 05/03 12:57
deony: 燒東西發電還在幻想綠能29F 05/03 13:12
GrayHS: 人都過不好絕子絕孫了,還在搞這些表面功夫30F 05/03 13:12
cosloy: 能源政策那麼爛還真敢說31F 05/03 14:56
rayonwu: 高調32F 05/03 16:55

--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68 
作者 qazsedcft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1樓 時間: 2021-05-04 15:04:50 (台灣)
  05-04 15:04 TW
怎麼會有弱智啊 台灣一堆高耗能的產業 在那邊講零排碳 麻煩帶去看醫生好不好 減碳我支持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