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板
Disp BBS
作者
PPAPwww
(pan)
標題
[討論] 其實CPU熱不熱,測手機表面溫度不對吧?
時間
Wed Mar 27 08:01:22 2024
話說晶片熱不熱
從手機外殼去測感覺不太合理
舉例來說
像是電競手機之類的
都會強調手機的導熱效果 導熱結構
所以導熱快
導熱快自然手機表面 手機外殼的溫度
自然也容易升高
就像用80度的熱水
裝在紙杯裡 你拿紙杯可以馬上感受到熱度
裝在保溫杯裡 你拿保溫杯感覺完全沒熱度
https://i.imgur.com/hxPo5Ik.jpg
https://i.imgur.com/wxAKlJB.jpg
明明同樣都裝80度的熱水
所以表面溫度和內部溫度不能一概而論
其實應該轉念一想
手機表面熱才好
代表熱有導出來
以前有很多金屬材質手機
金屬材質的手機 表面溫度也是升的快
但現在幾乎沒有金屬材質手機了
很多都改用塑膠材質手機
導熱差
表面溫度升的慢 溫度都被鎖在裡面
但是金屬材質有一個缺點
就是影響訊號
所以現在大多都是邊框採用金屬材質
背蓋不用金屬
其實我覺得一些評測soc和晶片和cpu的
如果用測手機表面溫度來參考soc熱不熱
其實不太對啦
就跟紙杯和保溫杯的道理一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7.194.156 (臺灣)
※ 作者:
PPAPwww
2024-03-27 08:01:22
※ 文章代碼(AID): #1c0s7K3- (MobileComm)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711497684.A.0FE.html
※ 編輯: PPAPwww (27.247.194.156 臺灣), 03/27/2024 08:02:55
推
drummers
: 但裡面你摸不到,殼溫太燙才是真的有感的
1F 03/27 08:04
推
ssshleo
: 火龍晶片用紅外線攝影機去看真的是會有一塊
很紅
2F 03/27 08:06
→
frank77830
: 發燒也不會把頭殼剝開量溫度啊,所以才有額溫、耳
溫做測量
4F 03/27 08:23
→
toon885
: 不同人的額頭材質一樣,不同手機的導熱材質不一樣
6F 03/27 08:24
→
WOGEchidna
: 中國手機被動散熱堆滿的解熱能力也就6W,iPhone是
可憐的4W,本質上還是得靠晶片性能,低耗能效要上
去才能有效改善使用者體驗,然而高通聯發科蘋果的
低耗能效都半斤八兩,架構就那樣,低耗再怎麼改也
就那樣,全靠台積電製程提升帶來的紅利。
7F 03/27 08:26
→
Ron51320
: 你以為廠商怎麼搞發熱降頻,裡面都有感測器
12F 03/27 08:27
噓
bang71013
: 因為人家不是要測cpu溫度而是測手機滿載時燙不燙手
13F 03/27 08:44
推
greg7575
: 跑分的時候放你卵蛋上面,就知道要燙還要涼
14F 03/27 08:45
推
lancerjump
:
https://i.imgur.com/EWUaraX.jpg
幫各位會回味一下火龍,可以煎蛋的75度
15F 03/27 08:59
噓
cena41
: 這種測試的重點在手感舒適度,就拿你自己說的紙杯保
溫杯來說,你可以拿著保溫杯一個小時慢慢喝,紙杯你
能拿多久?
17F 03/27 09:05
推
qazxc312
: 熱力學第零定律,不可能SOC的溫度比機殼溫度還低
20F 03/27 09:12
噓
SHENG2014
: 機子沒作成保溫杯的效果,不就是機子的問題
21F 03/27 09:22
→
saimeitetsu
: 三爽的4nm真的灌水超大
22F 03/27 09:23
推
jessieL
: 可是cpu不需要保溫啊 需要散熱啊
23F 03/27 09:25
→
nekoares
: 不一定。對裸機的人來說就很重要,甚至比CPU溫度還
24F 03/27 09:40
推
p40403
: 旁邊三台都正常,只有IQOO溫度高不就是vivo問題嗎,
還要看電池溫度
http://i.imgur.com/u6dT35m.jpg
25F 03/27 09:42
噓
newline
: 本來想說些什麼的...
28F 03/27 09:49
推
linfon00
: 薛丁顎的CPU
29F 03/27 09:51
→
nekoares
: 重要。反過來說如果你裝殼,那比起CPU溫度,效能更
重要
30F 03/27 09:51
→
linfon00
: ...基本上設計都是要把熱導在外殼來加速散熱,所以
看發熱測試 是你自己要考量外殼的導熱效果產生的影
響,畢竟拿到用戶手上就是以整機出售不會沒有外殼
32F 03/27 09:53
推
tsai1453
: 熱力學第零定律哪有說SOC溫度一定比手機殼高。 只
是通常外殼散熱比SOC快
35F 03/27 09:53
推
flydogzzz
: 冷氣是看出風口溫度還是整個空間溫度
37F 03/27 09:54
噓
MAKAI7492
: 辛苦了
38F 03/27 09:54
推
poqaz
: 我很認同…下一次有人量你的體溫..請大膽抬起你的屁
屁
39F 03/27 09:56
推
tsai1453
: 畢竟soc非一個穩定的熱源,沒在跑東西就會變涼
41F 03/27 09:57
推
justin332805
: 就算熱傳導出來到手機背板&邊框
使用者通常會軍規防摔矽膠殼套上去
如果保護殼材質難導熱出來那也等於保溫
除非你手機只裝那種鋁合金防摔框
42F 03/27 10:19
推
ehai0725
: 沒錯啊,早期很多人以為哀鳳不熱就這個原因;但大
多消費者才不會在乎事實只會在乎感覺
不過現在大家都很強調散熱,重點其實在要傳導到哪
裡,在乎效率同時要兼顧「感覺」
46F 03/27 10:19
推
xluds24805
: 就像電競筆電用均熱板,結果放在腳上容易感覺熱。ma
cbook 平常無感,但風扇會突然起飛、熱當
50F 03/27 10:31
推
Sinreigensou
: 但是你散熱好就很燙握不住 又不是電腦不用手摸
之前主管就因為手機太燙怒換新機
52F 03/27 10:48
→
horb
: 但是表面熱不熱才是使用體驗的重點。裡面熱不熱。消
費者其實不關心
54F 03/27 10:53
推
ghgn
: 測表面溫度主要是測手感不是測CPU溫度
56F 03/27 11:03
噓
a3831038
: 軟體就可以知道內部溫度,側表面溫度是手持的問題
57F 03/27 11:05
推
thousandwave
: 看 T sensor
58F 03/27 12:05
噓
suifong
: 可是手抓的是外面不是裡面
59F 03/27 12:30
推
erichavez
: 是沒錯 但火龍發功時是包不住的 像我之前ZF8的s888
包在三明治主板內 日常使用也不覺得熱 但一開line
視訊沒一分鐘整支燙到快拿不住 同樣情境用8+gen1的
ZF9就溫溫的而已 評測都是燒機軟體全開在跑 多少有
些參考性
60F 03/27 12:45
噓
tommy123310
: 我不在意soc實際上熱不熱欸 只在意手握的感覺
65F 03/27 12:47
噓
sixkeeper
: 這舉例有問題吧,保溫杯是隔絕內外溫度...
66F 03/27 12:53
推
hsinggg
: 測表面溫度是讓你知道你握不握得住
裡面過熱就直接降頻跑不動,你就馬上發現了,不用
等你摸到
67F 03/27 13:01
→
mike0608
: 所以…我要裝熱水會拿保溫杯,還是你喜歡燙自己
70F 03/27 13:42
→
peaceojack
: 但你裡面又摸不到,除非用載其他軟體偵測
71F 03/27 15:44
推
falcon
: 實際上就是很多人以為外殼溫度越低散熱越好,推文也
是一堆同溫層自以為常識,大眾物理常識真要那麼好就
不會有一堆智商稅產品跟,與重度品牌情結了
72F 03/27 16:42
→
yurian
: 你在說啥 多看點對面的評測 該考慮的早就都考慮了
溫度要從整體溫度 最高點溫度 功耗等多方面去考慮
測表面溫度最重要的是你的手要握著他…
75F 03/27 16:43
→
eemail
: 基本上摸外殼感覺溫度那是最簡易的方式 因為要去拆
那是另外一回事 不用講得好像大家不知道這種事
78F 03/27 16:54
推
chenming867
: iPhone燙的時候外殼溫度高比較好,iPhone不燙的時
候外殼溫度低比較好
80F 03/27 16:55
→
falcon
: 拿近期主打的玩3A遊戲來說,那巨大發熱量再怎麼均勻
攤開也很難避免手機成為暖暖包,在意不裝殼燙不燙手
還不如外接控制器來得實在
手機主打3A遊戲是真得像是捲到沒東西可以捲了
82F 03/27 16:56
噓
degneva
: ㄜ 先不論散熱效果優劣 基本上手機都是有做散熱設計
沒有廠商會弄個保溫的材質把熱源留在機器內部 所以
摸起來不會熱的就是晶片本身不太熱
86F 03/27 17:27
→
Wolverine56
…
推
Wolverine56
: 我怎麼印象iphone沒做啥散熱設計
89F 03/27 17:28
推
BMnam
: 散熱夠好的話,外面摸到也不會那麼燙
90F 03/27 18:26
→
manbow77
: 打從陶瓷背板主流以後SOC散熱就改從螢幕面排熱了
退而求其次也有側邊 尤其側面有些還有金屬框能用
91F 03/27 18:50
噓
velaro
: stress -c
93F 03/27 19:46
推
isaka
: 發熱 散熱 熱點分佈是不同概念
以使用者體驗來說量表面溫度沒啥問題,要看soc 本身
溫度就去看極客灣
連機身解熱能力都測給你看
94F 03/27 19:50
→
rogergon
: 又不是保溫杯,放久了還是會導熱的
98F 03/27 20:44
推
kkcity59
: 熱水不會持續發熱,如果你放支電湯匙在熱水裡
用紙杯或者金屬杯來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99F 03/27 22:04
噓
dkambition
: 舉的例子似是而非,邏輯不通。另外測殼溫度的時候
很多人都會提到低溫燙傷的問題,那才是重點好嗎?
101F 03/28 00:28
--
作者 PPAPwww 的最新發文:
+5
Re: [討論] 台女韓女比較不出來賣? - sex 板
作者:
PPAPwww
27.240.184.246
(台灣)
2025-02-15 10:19:04
9F 5推
+5
[問卦] 必勝客算是行銷達人嗎? - Gossiping 板
作者:
PPAPwww
27.240.184.246
(台灣)
2025-02-12 04:37:28
7F 5推
+3
[問卦] 川普讓工作機會回到美國,不會缺工嗎? - Gossiping 板
作者:
PPAPwww
27.240.184.246
(台灣)
2025-02-02 06:27:01
12F 4推 1噓
+9
Re: [問題] GR86適合當媽媽通勤用車嗎? - car 板
作者:
PPAPwww
27.51.9.228
(台灣)
2024-12-01 12:54:49
26F 9推
+20
[閒聊] 什麼隔熱紙才好,黑不一定能隔熱 - car 板
作者:
PPAPwww
118.231.128.225
(台灣)
2024-10-04 02:03:17
老實說測隔熱紙的影片百百種 這種比較科學的方法 真的比較少見 裡面可以見到 材料才是影響隔熱的重點 隔熱要好 不是只能選黑 理想的情況下 透徹又隔熱 才是最好的隔熱紙 …
68F 22推 2噓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