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為 layzer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3-03-28 07:30:30
看板 Tech_Job
作者 標題 [討論]華碩每位員工淨利超過臉書、三星、IBM
時間 Thu Mar 28 02:36:25 2013
一直一來常常在討論台灣員工是不是人才,有沒有競爭力
這篇文章做了些統計,計算公司每位員工平均淨利,看看員工們的貢獻是大是小
原文出處:有物報告 (http://yowureport.com/?p=5375 )
統計:華碩每位員工淨利超過臉書、三星、IBM,以及他們的總和 | 有物報告,言之有物
比較科技公司「每位員工帶來的淨利值」,蘋果、Google、微軟名列前茅。合理。但如果將華碩、台積電、聯發科、宏達電等台灣科技公司加入計算,結果卻令人驚訝。 ...
比較科技公司「每位員工帶來的淨利值」,蘋果、Google、微軟名列前茅。合理。但如果將華碩、台積電、聯發科、宏達電等台灣科技公司加入計算,結果卻令人驚訝。 ...
統計:華碩每位員工淨利超過臉書、三星、IBM,以及他們的總和
Dustin Curtis,一位神祕部落客,最近在他的 Twitter 上統計了幾個科技巨頭的平均每
位員工賺得淨利(net profit per employee)。
Dustin Curtis 的 Twitter 有4萬多人關注,也活躍於 Quora、Hacker News 等論壇,
但真實身分成謎。從網站看來,他是一位設計師及統計學家,
曾是 Y Combinator 的畢業生,並且創立了 svbtle,一個部落格平台。
根據他的計算,美國科技公司淨利以蘋果員工第一,平均每位員工帶來淨利 $573,400。
最低則是 facebook。若換成新台幣,由低到高數字分別是:
最低則是 facebook。若換成新台幣,由低到高數字分別是:
1.Facebook:34萬
2.微軟:493萬
3.*Google:597萬
4.Yahoo!:1,012萬
5.蘋果:1,720萬
原文沒有寫淨利的計算時間,所以我查了一下蘋果跟臉書上一季的季報,推論這是指每位
員工一年為公司帶來的淨利。
其中,蘋果的數字最驚人,因為它的員工數最多。若加上所有蘋果直營店(Apple Store
)的職員,蘋果在全球有約8萬名全職員工。在分母如此巨大的情況下,蘋果的「每員工
淨利」還能遙遙領先另外幾家公司,不愧為曾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相比之下,臉書去
年僅有4,331名全職員工,每位員工淨利卻敬陪末座。
)的職員,蘋果在全球有約8萬名全職員工。在分母如此巨大的情況下,蘋果的「每員工
淨利」還能遙遙領先另外幾家公司,不愧為曾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相比之下,臉書去
年僅有4,331名全職員工,每位員工淨利卻敬陪末座。
*註:台達電著名的雲端專家翟本喬,最近在其文章中提到,2003年時 Google 內部計算
員工一年產值為$70萬美金,超過2,000萬台幣。這個數字定義不明,可能指盈餘而非利潤
。不過當時 Google 還未併購 Youtube、Android 與 Motorola,員工數應該比現在少很
多。
員工一年產值為$70萬美金,超過2,000萬台幣。這個數字定義不明,可能指盈餘而非利潤
。不過當時 Google 還未併購 Youtube、Android 與 Motorola,員工數應該比現在少很
多。
Pingdom.com 的結論相同
Dustin Curtis 的數據跟 Pingdom.com 在 2011 年的統計接近。Pingdom 除了上述的公
司之外,還統計了 Amazon、Intel、Cisco、Oracle、IBM、HP、Adobe 等更偏硬體的公司
。
司之外,還統計了 Amazon、Intel、Cisco、Oracle、IBM、HP、Adobe 等更偏硬體的公司
。
圖:http://tinyurl.com/dy8na6q
由上圖可以看出,Pingdom 計算出的前三名分別是蘋果、Google、微軟。Yahoo! 掉至第7
名,Facebook 榜上無名。剩下的公司中,以 Intel 每員工淨利約為台幣390萬居首。
IBM 104萬、Amazon 93萬、HP 84萬,三家公司加起來還不到蘋果的五分之一。
華碩勝過 Intel,宏達電勝過三星
那麼,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台灣的科技公司每位員工又帶來多少淨利呢?可能出乎大家的
意料,幾家重要公司的成績相當好。
以下是我根據台灣上市公司的財報以及員工數,計算出台積電、聯發科、宏達電、華碩、
鴻海、與 PC Home 的「每位員工淨利值」。我選這六家分別代表台灣的晶圓代工、IC 設
計、手機品牌、電腦品牌、組裝代工以及網路業。他們的成績由低到高排列:
鴻海、與 PC Home 的「每位員工淨利值」。我選這六家分別代表台灣的晶圓代工、IC 設
計、手機品牌、電腦品牌、組裝代工以及網路業。他們的成績由低到高排列:
1. 鴻海(2012):16萬(淨利948億,員工約61 萬人)
2. PC Home(2011):62萬(4億,654人)
3. 聯發科(2011):202萬(136億,6,749人)
4. 宏達電(2011):370萬(620億,16,746人)
5. 台積電(2011):383萬(1,342億,35,000人)
6. 華碩(2011):408萬(165億,4,061人)
這樣看起來,其實台灣科技公司表現也不差啊。至少除了鴻海之外都贏臉書?
再附上一個大家關心的勁敵 — 三星電子的數據:
三星電子(2011):167萬(淨利3,674億,員工約22萬人)
綜合我 與 Dustin Curtis 的統計,可得到以下的綜合排名(台灣藍色,韓國紅色):
1. 蘋果:1,720萬
2. Yahoo!:1,012萬
3. Google:597萬
4. 微軟:493萬
5. 華碩:408萬
6. 台積電:383萬
7. 宏達電:370萬
8. 聯發科:202萬
9. 三星電子:167萬
10. PC Home:62萬
11. Facebook:34萬
12. 鴻海:16萬
華碩為台灣第一。即便與美國科技公司比較,也僅次於蘋果、Yahoo!、Google、微軟,還
勝過 Intel。台積電(383萬)與 Intel(390萬)不相上下。比較意外的是 PC Home、
Amazon 等網路公司成績不佳,都在100萬以下,接近代工業的數字級距。
統計方法先天限制
當然,這種比較法不完美,有幾個問題。
第一個是時間問題。除了鴻海昨天公佈2012年財報之外,其他部份我只能依2011年年報推
算。從2011年到今天,科技業版圖已經大幅變動,恐怕排列順序也會不同。例如蘋果跟宏
達電的數字今年或許會較差,而三星跟聯發科今年的成績會更勝2011年。
算。從2011年到今天,科技業版圖已經大幅變動,恐怕排列順序也會不同。例如蘋果跟宏
達電的數字今年或許會較差,而三星跟聯發科今年的成績會更勝2011年。
第二個是會計問題,特別是各家公司的員工數難判斷。
一來,財報中常沒有明確的員工數目。例如蘋果、三星都沒有將員工數納入財報中,我必
須靠網路資料推測。二來,許多公司是跨國多公司集團,雖然財報合併但員工數不一定合
併。這部份歡迎會計高手指正。
須靠網路資料推測。二來,許多公司是跨國多公司集團,雖然財報合併但員工數不一定合
併。這部份歡迎會計高手指正。
台灣員工表現不差,三星賺的多員工更多
不過,即便是這樣基本的分析,還是可以歸納出一些結論:
A. 臉書不賺錢
這 . . . 如題。
B. 代工廠如鴻海不適合這種計算方式
因為絕大多數代工廠員工都是作業員。若排除這些低薪員工,剩下的「核心人員」產值應
該會大增。
但反過來說,蘋果有大量的 Apple Store 員工,三星也有很大比例的員工來自組裝廠。
雇用這些員工是鴻海、三星、蘋果的策略 – 垂直整合,直接掌握行銷或製造。Apple
Store 幫蘋果賺了很多錢,打造了高品質的形象;三星的垂直整合壓得台灣的零組件廠無
法呼吸;鴻海用大陸廉價的勞工擴大代工市佔率。既然大量雇用員工的策略給了這些公司
優勢,將這些員工納入計算也不算虧待他們。
法呼吸;鴻海用大陸廉價的勞工擴大代工市佔率。既然大量雇用員工的策略給了這些公司
優勢,將這些員工納入計算也不算虧待他們。
C. 華碩表現超級亮眼
華碩每位員工淨利值高的令人訝異,與科技業 F4(蘋果、Google、Facebook、Amazon)
比肩。華碩員工或許會苦笑的歸因於華碩的「精實策略」。但不論如何這說明華碩員工的
競爭力不容小覷。
比肩。華碩員工或許會苦笑的歸因於華碩的「精實策略」。但不論如何這說明華碩員工的
競爭力不容小覷。
如果深入探討華碩的員工數,會發現很大一部分低薪作業員,隨著華碩與和聯在2010年的
切割,被一起切割至和聯集團(主要從事代工業務)了。這個切割有助於降低華碩的員工
數與人事成本,同時每位員工淨利也水漲船高。
切割,被一起切割至和聯集團(主要從事代工業務)了。這個切割有助於降低華碩的員工
數與人事成本,同時每位員工淨利也水漲船高。
D. PC Home 與 Amazon 成績意外的差
如上述,PC Home 與 Amazon 的成績都落在100萬台幣以下,跟一般人對網路公司「低成
本、高獲利」印象不太符合。但這可能是誤解,或許 PC Home 與 Amazon 的主要員工數
都分佈在物流、倉管上,因此成績才會跟代工業類似。
本、高獲利」印象不太符合。但這可能是誤解,或許 PC Home 與 Amazon 的主要員工數
都分佈在物流、倉管上,因此成績才會跟代工業類似。
當我們只注意到這些公司光鮮亮麗的網站時,常常會忘了他們在物流、offline(大陸叫
「接地氣」)上的努力才是獨霸市場的關鍵。
E. 三星淨利多,員工也多
三星的淨利非常驚人–一年3,674億!三星光上一季移動部門的淨利,就超過 Google 所
有部門獲利的總和,包含廣告。但為何三星淨利超過我列的六家台灣公司的總和,每位員
工淨利卻不高,只有167萬呢?因為三星賺得多,人更多。
有部門獲利的總和,包含廣告。但為何三星淨利超過我列的六家台灣公司的總和,每位員
工淨利卻不高,只有167萬呢?因為三星賺得多,人更多。
三星全球有22萬名員工。除了代工、組裝業務之外,很大一部分是分散在各國的行銷部隊
。從三星的低每人淨利,可以看出三星目前仍在持續擴張、強力行銷的策略。
F. 但科技公司都打不過金融公司
有物的 Brandon 讀了我的草稿,開玩笑的說:『這些都打不過私募基金啦!幾百人就控
制了幾兆的資產。』
於是我又好奇跑去查金融業的每位員工淨利,看看是否真的勝過科技公司很多。以下是凱
雷投資集團(The Carlyle Group)、高盛(Goldman Sachs)、富邦金控的數據,分別代
表私募投資基金、上市金融公司、與台灣金融公司。注意金融業是用淨收入(net income
)而非淨利。以下由低至高排列:
雷投資集團(The Carlyle Group)、高盛(Goldman Sachs)、富邦金控的數據,分別代
表私募投資基金、上市金融公司、與台灣金融公司。注意金融業是用淨收入(net income
)而非淨利。以下由低至高排列:
1. 富邦(2011):30萬(90億,30,134人)
2. 高盛(2011):400萬(1332億,33,300人)
3. 凱雷(2012):4,624萬(淨收入647億,員工數1,400人)
國外金融業的數字果然很高,不愧是實體成本低、高來高去的行業。凱雷每位員工淨利更
是蘋果員工的兩倍多。
但從社會的角度來看,科技公司跟金融公司比,好像有點不太對勁。例如,究竟凱雷的
647億淨利是其1,400位投資顧問(limited partner)創造的,還是被凱雷投資的公司的
65萬名員工創造的?
647億淨利是其1,400位投資顧問(limited partner)創造的,還是被凱雷投資的公司的
65萬名員工創造的?
但反過來說,科技公司靠財務方式獲利的也不少,例如奇異電器公司(GE)很重要的收入
來源就是其投資公司 GE Capital。而高通、InterDigital 等科技公司也越來越像律師事
務所,靠專利授權賺錢。
來源就是其投資公司 GE Capital。而高通、InterDigital 等科技公司也越來越像律師事
務所,靠專利授權賺錢。
公司養活員工,還是員工支撐公司?
大家每年參加年終尾牙,應該會發現長官的致詞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是:『感謝大老闆
的英明領導,本公司今年業績 XX 億元,讓大家可以加薪,過個好年。』換句話說,員工
是來分獲利的,但賺錢是來自高層領導/公司文化/商業模式等,不是員工造成的因素。
的英明領導,本公司今年業績 XX 億元,讓大家可以加薪,過個好年。』換句話說,員工
是來分獲利的,但賺錢是來自高層領導/公司文化/商業模式等,不是員工造成的因素。
另一類比較順耳一點,就是:『感謝各位員工的犧牲奉獻,本公司今年才能賺 XX 億元,
讓我(以及大老闆們)可以過個好年。』換句話說,公司賺錢是靠員工集體的努力,是每
位員工帶來的價值的總和。
兩種說法都有道理,其實是看的角度不同。從這次統計可以看出許多台灣科技公司的員工
,帶來了世界級的競爭力。如果你是大老闆,而且你不滿意公司員工的淨利值,你第一個
想要減少員工數,還是提高淨利?我相信長期下來,把員工當成本的公司,會輸給把員工
當資本的公司。
,帶來了世界級的競爭力。如果你是大老闆,而且你不滿意公司員工的淨利值,你第一個
想要減少員工數,還是提高淨利?我相信長期下來,把員工當成本的公司,會輸給把員工
當資本的公司。
--
台灣員工人才真得很有競爭力,我覺得我們要有自信!
要不然自己跟自己說 台灣沒救了,那真的會越變越糟。
希望板友們在現在、在未來都能將員工當做資本,建立起強大又討人喜歡的公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2.211.216.202
※ 編輯: robinhoodli 來自: 72.211.216.202 (03/28 03:05)
推 :薪水有超過嗎....1F 03/28 03:06
推 :先看懂文章2F 03/28 03:23
推 :台灣員工競爭力強 製造利潤高 但領得比較少3F 03/28 03:57
推 :與其說台灣員工競爭力強 不如說台灣員工薪資少4F 03/28 04:31
→ :所以公司的利潤才高 等號的左右兩邊流動而已
→ :所以公司的利潤才高 等號的左右兩邊流動而已
推 :台灣正常阿 薪水那麼低 頗ㄏ6F 03/28 06:29
--
※ 看板: layzer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624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