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為 dino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3-12-04 19:45:05
看板 gallantry
作者 標題 Re: [問題] 商君為何倒臺如此輕易?
時間 Sat Nov 16 03:36:10 2013
※ 引述《ppl (貓一拳)》之銘言:
: 商鞅的個人命運,是一個充滿謎團與煙霧的歷史大悲劇。
: 關於商鞅的結局,史料有兩種記載。《戰國策· 秦策一》記載的過程是
: 回來,秦惠王就車裂了商鞅。這裡的事件邏輯,很接近於正常狀況:秦
: 惠王接受了勸說者的兩點理由:其一,商鞅權勢太重,對君主構成威脅
: 應該復仇。
: 整個過程4個階段,簡單明白,符合當時政治復仇的殘酷現實。結論也
: 很明白:秦惠王殺害功臣。
: 但是,《史記· 商君列傳》的記載卻很是複雜,過程脈絡是:秦孝公死
: ——太子立——公子虔集團告發商鞅準備造反——秦惠王下令追捕商鞅
: ——商鞅逃亡到函谷關下——夜晚未能入住旅店——商鞅逃亡到魏國—
: —魏國沒有接納——商鞅逃亡他國——被魏國堵截並強行驅逐回秦——
: 商鞅重新回秦——商鞅進入封地發兵造反——商鞅武裝力量裝北上——
: 商鞅打到了關中東部的鄭縣——秦惠王發兵攻打商鞅武裝——秦惠王在
: 鄭縣以東的澠池擒獲商鞅——秦惠王殺了商鞅——秦惠王再度車裂商鞅
: 屍身——秦惠王滅商鞅之家。
: 這一記載,前後共19個階段,頗見曲折。
: 兩則記載的最大差別,是商鞅究竟有沒有起兵造反?
: 在《戰國策》的記載中,整個過程未見舉兵造反之痕跡,其真實性很容
: 易為人理解。《史記》的記載,則明確立定了商鞅的造反事實,商鞅的
: 一系列舉措,也非常的荒誕離奇。以實踐邏輯分析,《史記》關於商鞅
: 結局的記述,疑點非常明顯,也很多。讓我們進行一番最簡單地辨析—
雖然我也認為商鞅之死有很多疑點(秦史歪曲)﹐不過我還是想指出﹐
你的一些辨析是錯的。
這要從當時的形勢和地圖說起。
當時魏國還據有河西的大片土地﹐要到秦惠文王時﹐魏國才割讓河西(前329年﹐
即商鞅死後9年)。
而在此之前﹐西元前358年﹐魏開始築魏長城(七年後初成﹐即前351年﹐商鞅死前13年)
期間秦、魏數戰﹐大多是在河西到過黃河不遠的河東一帶。
期間秦、魏數戰﹐大多是在河西到過黃河不遠的河東一帶。
而在函谷關方向﹐則是秦、韓交戰。期間也包括了秦從韓、魏間切入﹐
築城隔斷雙方的作戰。(竹書紀年所載公孫壯伐韓)
具體的一系列攻防﹐可以參看wiki "河西之戰(戰國)"詞條。
總之﹐簡列地圖如下﹕(簡圖﹐線段長短並不完全精確)
| 其中A上邊那段黃河也同時是秦魏國界
G |
--| A=函谷關
| | 魏 B=武關
秦 | | C=鄭縣(後因華山改華縣)
| |-------------- D=咸陽
D C|---| A | E=藍田高地(秦嶺東端)
/ 韓 F=商君封邑
E F / G=商君墓
--B--- 黃色為黃河﹐紅色為秦邊界(魏長城)
楚
: 其一,商鞅的造反動機是什麼?《史記》始終未見表現。重大事件未見
: 動機,這在《史記》中很少見。
: 其二,公子虔舉發商鞅「欲反」,舉證事實是什麼?也未見記載。
: 其三,既有先期舉發,可見商鞅造反已經先有預謀。果真如此,在已經
: 發兵追捕的情況下,商鞅為何不直接進入封地舉兵,卻要匆忙逃亡到「
: 關下」?這個關下,就是函谷關下。戰國之秦國,不冠名稱而只言「關
: 」字,從來都只是函谷關。如同一個「河」字,只能是黃河,而不是其
: 它任何河流。從地理環境說,從咸陽直奔東南方向的商於,比東出函谷
: 關要近便得多。從軍事守備說,從藍田原下商於,只要不走武關,就沒
從藍田走商於﹐不需要經過武關﹐因為武關還在商於之南。
: 有軍事阻攔;而函谷關卻是永遠重兵把守的要害之地,道路只有一條,
: 逃亡難度極大,趕到函谷關做什麼?期間區別,商鞅想不到嗎?
趕到函谷關﹐應該是想東出奔韓、衛等。
: 其四,既然先行逃亡,說明商鞅原本就沒有造反預謀,或者此時已經放
: 棄了造反舉兵。在逃亡失敗之後,商鞅才進入封地舉兵——這是有預謀
: 的造反嗎?果真如此,期間轉變之突兀,說明商鞅分明是一個愚不可及
: 的人。可是,商鞅是腦袋容易進水的人嗎?即或是一個平庸的謀反者,
: 也不會如此笨拙。通曉政治軍事的商鞅,能在預謀造反之後,還會如此
: 進退失據倉皇失措嗎?
: 其五,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實行虛封制,封主對封地沒有治權,更沒有
: 任意組織武裝的權力。商鞅住店,都因為沒有身份證明而不能入住,為
: 什麼一進入商於,就能立即發動「徒屬」舉兵?這於前述旅店之法治狀
: 況,簡直是天壤之別,可能嗎?
: 其六,追隨商鞅造反的」徒屬」,究竟是些什麼人?是左右追隨者,還
: 是普通民眾?如果是忠實於商鞅的左右追隨者,商鞅丟下這些人隻身逃
: 亡,逃亡失敗後再回來,還能發動這些人造反,就是非常荒唐的;以戰
: 國之風,這是「負人於前,陷人於後」,是十分惡劣而令人不齒的行為
: ,那些左右還能追隨商鞅嗎?如果是普通民眾,《史記》已經點明「秦
: 人不憐」商鞅,那麼,冷漠的民眾能不假思索地跟著商鞅造反嗎?
: 其七,商鞅舉兵造反,商於郡縣兩級官府,竟然沒有任何動靜,這可能
: 嗎?商鞅能在商於造反,未遇任何地方官率軍阻攔,而能率軍直接北上
: ;在法度嚴明的秦國,這簡直是癡人說夢。
: 其八,商鞅造反軍要進關中,既必須越過武關要塞,又要翻過藍田高地
: 。期間,至少武關是極其重要的東南要塞,能放任一支造反武裝順利北
: 上嗎?
同上﹐商鞅要進關中﹐不需要越過武關。而是繞過藍田﹐走鄭縣。
: 獨立自治的最佳選擇。《史記》中的商鞅造反,卻直接北上進攻重兵駐
: 守的關中,這幾乎是沒有任何目標意義的盲目抉擇。以商鞅之才,可能
: 失敗於強大的軍事壓力,但絕不可能失敗於如此淺顯的謀劃。這種造反
: 路徑,采之於流言編造的可能性極大。
: 其十,依據《史記· 正義》註釋,當時的鄭縣,距當時的澠池三百餘華
澠池已被後世史家証為彤地之誤。
彤地在鄭縣之東﹐恰於秦、魏交界處。史記魏世家有載魏惠王二十一年(前349年)﹐
會秦孝公於彤。
: 里。鄭縣,就是今日的陝西渭南地帶;澠池,是今日河南省三門峽市以
: 東,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至少在五百餘華里,東端已經深入當時的魏國
: 境內了。那麼,商鞅究竟有多大的兵力,能在戰敗之後,逃至澠池被殺
: ?既能在戰場失敗,說明商鞅兵力不多,只能逃亡,不能對抗;既能在
: 戰場被殺,說明商鞅拒絕投降。果真兵力不多,商鞅造反軍如何能突破
: 函谷關要塞而東逃澠池?函谷關守軍通同造反,可能嗎?
所以商鞅沒有到澠池﹐並沒有越過函谷關。
: 其十一,商鞅一人入魏,魏國尚且拒絕;商鞅造反軍深入河內腹地數百
: 里,已經接近大梁了,魏國如何沒有動靜?魏國即或怨恨商鞅,即或配
: 合秦國追捕商鞅,可是能聽任秦國大軍深入魏國都城地帶追殺商鞅造反
同上﹐商鞅戰在鄭縣﹐死在鄭縣﹐未入魏境﹐秦軍亦未入魏境。
: 軍嗎?以戰國邦交傳統,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 其十二,商鞅能突破函谷關深入魏國,最好的逃亡或繼續造反的路線,
: 也應該是東南便於隱蔽的崤山地帶;不走山地而直入一馬平川的魏國都
: 城地區,不是完全地飛蛾撲火嗎?對於極其熟悉秦魏兩國地理軍事的商
: 鞅來說,這可能嗎?
同上。
: 王車裂商君以循,曰:莫如商君反者!」這個「循」字,是洩私憤的意
: 思,而不是可以通假的殉葬的「殉」;因為,秦惠王不可能讓商鞅為自
: 己殉葬。既然是鎮壓造反者,刑罰再重,似乎其動機也不會僅僅是或主
: 要是洩私憤。《史記》用的這個「循」字,究竟是主觀概括,還是客觀
: 事實,實在令人可疑。
: 其十四,既然商鞅造反是最極端——莫如商君反者!可是,秦惠王卻沒
: 有對商君處以族刑,也就是滅三族;而僅僅是「滅商君之家」。這可能
: 嗎?請注意,在各種史料中,滅家和滅族,是明確的兩種刑罰,兩種殺
: 戮範圍。這裡,只滅家而不滅族,與關於政治仇恨的記載,又是有巨大
: 矛盾的。
: 總體上說,《史記》關於商君造反的記載,太過離奇,太過荒誕,充滿
: 了不真實性。
: 對於任何一個有著基本歷史知識與政治常識、軍事常識、地理常識的人
: ,這都是一個非常蹩腳的故事。
事實上以推測來說﹐戰國策及史記都沒有錯﹐不過戰國策記載的是前半段﹐
史記記載的是後半段。(當然或許商鞅並沒有真正造反)
也就是說﹐戰國策記載秦孝公死、秦惠文王圖謀殺商鞅、有人誣告商鞅反、殺商鞅﹐
這四個過程是沒有錯的。而史記以你分析之19個階段﹐則是接續誣告之後。
合在一起來看﹐有人誣告商鞅反、惠文王準備對商鞅下手。
然後商鞅聽到了風聲﹐於是帶同手下向東逃跑(向南過武關則是奔楚﹐
可能商鞅不願去楚)﹐就來到了函谷關下。(從F 至 A)
函谷關始建於何時已經沒有準確的歷史記載﹐一般認為是春秋戰國時期﹐
但很明顯的﹐春秋時期秦、晉數次崤山大戰﹐都沒有提到函谷關﹐
而包括史記在內﹐開始大量出現函谷關(包括六國各種合縱攻秦)﹐
都是在秦孝公、秦惠文王開始﹐有可能即孝公伐韓築城而來。
因此﹐有可能函谷關附近是秦的新獲之地﹐新獲之地沒有舊貴族﹐
也就會是變法較徹底之地﹐所以商鞅受困無法出關東奔韓、衛等國。
於是商鞅轉而北上奔魏﹐但受阻於黃河不得渡﹐才有了史記所說的"魏人弗受"。
考慮到此時情況緊急﹐這個魏人弗受﹐很可能是黃河前線的魏將不接受﹐
而不是"商鞅提出申請、使者飛報魏惠王、魏惠王答復不接受、然後才魏人弗受"。
商鞅東進不得、北渡不得、南歸亦不得(秦王可能已派軍隊到商於地抓捕)﹐
倉促之間﹐不得不沿著魏長城叩關﹐試圖看看是否有某個守將與他相熟﹐
或者願意冒險接納他進入魏國﹐實在不行﹐就繞過魏國北上奔趙。
按史書所載及今天所留遺址﹐魏長城起於崤山﹐經華山向北而行﹐折向黃河。
所以商鞅在函谷關附近不得不向西沿魏長城而走﹐這就是"復入秦"。
當然在這個時候﹐歷史的記載就有了三種不同的解讀﹕
其一﹕商鞅沒有造反﹐而是帶著隨他出奔的手下部屬沿魏長城走到鄭縣C。
其二﹕商鞅此時才造反﹐糾集了商地民眾繞過藍田走到鄭縣C。
(這是最不可能的﹐因為有這個空閒時間﹐商鞅可以考慮再度繞道東奔或南逃﹐
當時情勢應該是非常緊急﹐才使得商鞅未有準備倉皇出逃﹐
才會連偽造的証件都沒有無法住宿。)
其三﹕商鞅在沿魏長城走的時候﹐部分原先來不及跟隨、路上掉隊的人追上來﹐
一起走到鄭縣C。(這是最有可能的﹐急速行進常常會造成沿途掉隊。)
而已經宣布商鞅造反的秦惠文王﹐則趁機宣布這就是商鞅糾集黨徒謀反
且準備進攻咸陽的証據。
而已經宣布商鞅造反的秦惠文王﹐則趁機宣布這就是商鞅糾集黨徒謀反
且準備進攻咸陽的証據。
在西走沿魏長城叩關時﹐由於之前商鞅欺騙公子卬﹐因此沿邊魏將不敢相信商鞅﹐
紛紛拒絕商鞅進入魏長城。也就是史記所載的"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師﹐弗受。
商君欲之他國。魏人曰﹕商君﹐秦之賊。秦彊而賊入魏﹐弗歸﹐不可。"
紛紛拒絕商鞅進入魏長城。也就是史記所載的"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師﹐弗受。
商君欲之他國。魏人曰﹕商君﹐秦之賊。秦彊而賊入魏﹐弗歸﹐不可。"
這與之前商鞅要北渡黃河遭拒﹐應是先後發生好幾次﹐而因性質相同﹐因此記在一起。
總之﹐商鞅就帶著些沒什麼戰鬥力的部屬走到了鄭縣﹐然後遭遇追擊秦軍﹐
被殺於魏長城邊的彤地。
其殘部可能繼續北上﹐據記載﹐商鞅部屬準備把商鞅屍首運回衛國安葬﹐
於黃河邊遭秦軍截獲﹐故商鞅埋於地圖上之G。
(商君墓高三公尺多﹐直徑十余公尺﹐算是大墓﹐1970年文革中因基建被平整...)
也就是可能為史記所載的殺商鞅於彤地(澠池)﹐但沒有獲屍首﹐因此黃河邊截獲後﹐
再車裂屍首埋於當地。至此一場政壇動亂迅速結束。
因此戰國策記載的是大體過程(誣告造反、秦王殺之)﹐而史記則是詳細記載
具體過程(倉皇東奔被阻、欲入魏被阻、往西繞道被殺於秦魏邊境、車裂屍首)。
史記的記載參照當時的勢力地圖來看﹐並沒有離奇不可理解。
我認為商鞅應該是沒有造反的﹐很可能是被逼之下﹐與部署最後拒捕抵抗﹐
當然﹐或者是史書抹黑﹐或者是在史官看來﹐敢武力拒捕抵抗君主﹐也就與造反無異了。
但毫無疑問﹐這是秦惠文王給商鞅設的局。
甚至由此可以推論﹐商鞅出奔之時不走武關南奔楚﹐可能就是秦惠文王已經派了一軍
鎮守攔阻。
也就是說﹐如果進行想象推論﹐(以下可能過度想象)其步驟或許是﹕
一、惠文王繼位後替換官員﹐讓商鞅回封地商於。
二、惠文王命心腹為將﹐以防楚為名﹐到商於南邊附近的武關駐守﹐斷商鞅南逃路。
三、...此時有秦王近侍為商鞅心腹﹐飛報商鞅﹐惠文王得知近侍出逃﹐立即下令捕商鞅
四、商鞅得報﹐此時來逮捕之秦軍急進已快到商邑﹐商鞅倉皇出逃東奔。
以下前已述....有人要用過度想象來寫小說嗎﹖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3.4.218.49
推 :推1F 11/16 07:09
推 :大秦帝國寫的比較正氣凜然 XD2F 11/16 08:12
推 :大秦帝國主角是商鞅(?)阿3F 11/16 08:35
推 ::4F 11/16 09:20
推 :大秦的商君是神阿5F 11/16 10:55
推 :推6F 11/16 11:08
推 :推7F 11/16 11:27
推 :科科8F 11/16 13:19
→ :戰國時候逃亡外國是很常見的事情,也較符合人性9F 11/16 14:36
推 :那時函谷關是惠文王故意放給商鞅的洞…教他插翅難飛10F 11/16 15:29
推 :大推11F 11/16 15:56
推 :看起來唯一敗筆就是欺詐魏公子卯 沒這個 商鞅搞不好可以再幫12F 11/16 15:57
→ :其他國家變法 中國變歐洲
→ :其他國家變法 中國變歐洲
→ :不過商鞅有秦孝公的完全支持,而且鬥倒了當時秦國的既得利14F 11/16 17:00
→ :益者.到其他國家,有沒有辦法複製,也是未知數.
→ :益者.到其他國家,有沒有辦法複製,也是未知數.
推 :推16F 11/17 00:25
推 :沒辦法呀....看看吳起的例子....17F 11/17 08:30
推 :18F 11/17 10:57
推 :推推19F 11/17 23:19
推 :推20F 11/18 22:41
推 :推仔細21F 11/19 11:54
推 :趙也不行 看看趙武靈王的下場...囧22F 11/21 18:44
--
作者 calebjael 的最新發文:
- 認真回一下。 要知道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世界鋼鐵市場的運作。 以韓國作為例子來說。 韓國每年都進口大量的鋼鐵﹐然後也出口大量的鋼鐵。 那麼﹐韓國是跟新加坡、香港一樣都是在做轉手貿易嗎﹖ 不是的。 韓國 …145F 114推
- 美國考 100分﹐台灣考 60分。 中國以前考 40分﹐現在考 80分。 80分比60分高﹐但顏色不正確﹐如果敢在ptt直接說80分比60分高﹐ 會有﹕ 一、中國還不是學了美國日本的﹐把美國日本的技術 …113F 51推 12噓
- 動輒就扯舉國體制的是不懂體育的人。 鄧小平、習近平喜歡足球﹐中國最看重足球﹐足球運動員的待遇最好﹐收入最高﹐然後﹖ 這真舉國體制的足球有多強嗎﹖ 靠體制就能把體育搞上去﹐東南亞各國、印度怎麼不去學﹖至 …64F 41推
- 你這問題要反過來﹐為什麼其他四個可以跟馬超一起。XD 三國志劉備傳中﹐劉備進位漢中王﹐下屬們上書給漢獻帝的那篇文章﹐ 排名次序是﹕(有漢朝廷賜予或承認的正規官職在前﹐軍閥私封的在後) 群下上先主為漢中 …3F 2推
- 從商周時代﹐就有祭祖燃香的記載。當時燃香分為兩大類﹐ 一種用於祭祀﹐燃燒的香料主要是香草篙艾鬆柏等﹐對於香料的形狀還會有要求。 另一種是用於日常生活﹐香料來源就比較廣﹐也與後來佛教傳入所使用的香料接近 …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瞎
guest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