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obertDahl
作者 標題 [看冊] 人家有傘,我有美國
時間 2022-04-19 Tue. 01:18:05
書名:人家有傘,我有美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0439 鬆鬆的台裔小家庭旅美田野調查報告
作者:Michelle Lin
出版:時報|2020
「原來這就是美國啊!」我心想「陽光、沙灘、搖滾樂的國度,天哪我簡直等不及了。」
抵達學校當天,我血脈賁張地騎腳踏車橫越了諾大的大學校園,買了給巨人喝的可樂,見識了天寬地闊的美國草皮和心情不知怎麼著永遠那麼好的美國女生,這就是所謂「fresh off boat」,新來的「剛下船的人」,看什麼都新鮮、都有趣、都五彩繽紛。
賁(ㄅㄣ)張
因為西方文化未曾提供孩子這種茶來伸手、有問題媽媽會回答的便利,他們從小就習慣沒有代言人,自行處理社交需求,從料理自己的生活資訊開始,自然而然地天天練習,久而久之得以遊刃有餘。
源源不絕的讚美與充分的談話練習之外,杜絕扭捏,美國文化更是從小就提供了人們願意說話的安全感。這意思是說,美國人從不宣導說話會帶來危險,不會對孩子說「不要跟陌生人對話」,也不會說「小孩子有耳無嘴」,更不會說「不要問,很可怕」。相反的,他們往往會說「和陌生人有禮貌對答,對話無害,但是世界上有許多壞人,要保護自己」;他們也會說「小孩子要多質疑,解答心中的疑惑是好事」;他們更會說「我欣賞你發言的勇氣」。在美國人的腦海裡,發言與人身危險、以下犯上、負面態度並沒有相關連結,不認為自己會因為發言而惹上麻煩,這也是他們為什麼願意說、輕鬆說、說得好的原因之一。
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我必須說,舌燦蓮花真的是至高無上的實用技能。
美國人隨便歸隨便,特殊場合還是非常遵守穿衣社交規範的。漂亮與否是一回事,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對美國人而言是基本禮貌,例如星期天上教堂一定要穿正式服裝,參加婚喪喜慶也絕對沒有牛仔褲、涼拖鞋,男生全套西裝、女生優雅裙裝出席的同時,亦須遵守顏色禮儀:參加婚禮把白色留給新娘;參加喪禮則是肅穆的黑色以顯莊重。
從好萊塢明星出席頒獎典禮穿的禮服,也可以看出美國人對場合的尊重。倘若今天參加的是奧斯卡頒獎典禮,明星們絕對穿著最正式的禮服出席,假如換作是MTV頒獎典禮,明星們便可趁勢展現自己最前衛獨特的風格。箇中邏輯連全地球最極端的 Lady Gaga 都奉行不悖,她在奧斯卡頒獎典禮穿上全黑正式禮服,將生肉裝留給了MTV大獎。
每次當我打開家門,走道街上,看到那些衣服穿得亂七八糟、毫無美感的都市鄉巴佬美國人時,都不禁想問:「你們到底憑什麼文化侵襲別人?難道是鏡子售罄了嗎?哪來的勇氣?」
在美國,小孩子上課後體育課、參加運動比賽,如同台灣報名數學或英文補習班一樣,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會做的事情,即便小孩子跑步很慢、接球也不太行,照樣報名。就像數學不好更要補習一樣的道理,家長不會放棄。
在小學階段,學校的體育活動也是連結校園和社區生活的橋樑,例如偶有「全國走路騎車上學日」(National Walk and Bike to School Day),體育老師會帶領大家在某一社區定點集合,大家一起手牽手走路上學。運動結合環保,再加上連結社區情誼,完達出美國價值觀。
美國人當然也希望自家孩子能上好大學,但是美國的升學體制相當重視運動能力,單單這一個觀念上不同,就足以大幅提昇運動在校園裡的地位。
美國人的想法是,怎麼樣的人在社會上容易成功、怎麼樣的特質足以推動世界的變化,就是名門大學想要的人才。
美國升學體制接納了這個事實,在選擇要錄取哪位學生時會嚴正考慮考試成績之外的可能性,這個時候,運動表現就是一個可以將人格特質量化,並展現給入學委員會看的渠道之一。
運動成績代表了什麼?它太表了一個人是否能持之以恆地努力、是否有求勝的意志、是否具有團隊合作的能力。若再加上當隊長、當球隊經理的經驗,更表示有領導統御的特質。如具備以上能力,在社會上發光發熱的機會非常高,是美國人共同認可的人才,大學自然大張雙手歡迎。
除了美國文化對運動精神的追捧,運動員之於學校,還有實質上的經濟價值。拿美國大學體育協會NCAA美式足球賽來說,排前面的球隊每年穩定為學校進帳上億美金的收益,前三名的大學球隊本身就有約十億美金的價值。十億美金是多少?三百億台幣。台灣上市公司中,遠雄建設大約市值三百億台幣,你能想像交通大學旗下擁有一個遠雄建設嗎?
邁出校園,美國人對於運動這件事的共識,用「喜好」來形容已經不恰當了,對他們來說,運動式維持生命之不可獲缺,並非可以選擇的「嗜好」。人可以不喜歡下棋、不喜歡織毛衣,但絕對不能不喜歡運動。就算真的不喜歡好了,他們往往還是會勉強自己起身奮戰,沒得商量。
扣除明顯過重的群體,一般中產階級以上的美國人,我會說絕對超過七成以上,每周至少固定運動健身一次。
既是生活的環節,自會圍繞日常應運而生。你會在科學園區、金融區、各種白領辦公密集處發現健身房的蹤影,主要方便上班族在上班前、午休時段、下班後運動,所以手提電腦包之外,肩上再背一個運動袋是挺普遍的造型,也是公認的時髦。在美國,「午休去運動」非常政治正確,傳達出有為青年的正能量。
美國有個東西叫「baby boot camp」,教練帶著一群推著嬰兒車的媽媽們一起伸展、集體在戶外慢跑,寶寶們則在各自的嬰兒車上休息。如果上課中寶寶有任何需求,媽媽可以自行停下來照顧寶寶,不影響其他學員。我個人認為baby boot camp是個絕妙好點子,媽媽既能運動健身,又能踏出戶外認識朋友,一舉數得。這些帶著寶寶的美國媽媽都不是玩假的,慢跑的距離超級遠、超級累,依我的標準,那都是需要騎機車的距離,我一看便下定決心絕對不報名。
報導指出,美國人最大的支出在於房屋和房屋相關的維護,平均花費高達收入三分之一。
最基本的油漆屋外牆,在波特蘭一地也要四千美元左右;請人整理後院,去除雜草,鋪上新草皮和種幾棵樹,也得花上兩三千美元,可見房屋修繕的開銷之驚人。
美國近來吹起一陣「self-care」風潮,鼓吹大家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靈,所以加入健身房外,更多人開始上瑜珈、做皮拉提斯、禪修,女孩子花更多時間作指甲、做臉、接睫毛。這些服務在人工費用高昂的美國都很貴,好比做臉一小時要一百美金起跳,接一次睫毛可能要美金三百元左右,「照顧自己」的代價真不小。
統計資料顯示,在美國,收入愈高的人反而愈偏好低價、甚至是免費的「self-care」,例如在社區跑步、牽著家裡的狗狗散步蹓躂等;收入低者更偏向花大錢享受。這個事實挺有意思,和我們原本預想的不太一樣。
比起高級物品,美國人比較願意將錢花在「高級體驗」和個人興趣。他們會買演唱會後臺的門票件搖滾巨星,買NBA季票撒大錢支持地主球隊,也會因為喜歡公路旅行而買一輛大型旅行拖車。
有一回我和剛認識的新朋友聊天,他告訴我她先生因為先前的網路工作,每個月都有約四、五千美金不等的被動收入進帳,他們全家已經很久都不需要工作了,最近因為那份收入逐漸遞減,所以需要重回就業市場,夫妻倆慢慢開始找工作。聽完這一席話的我當場徹底感覺自己是個台灣人,因為只要是台灣人,不太可能因為有份業外收入而夫妻雙方都不工作,天天玩,況且那份收入還是變動的,不會持續到永遠,完完全全超出我的想像。
據我觀察,要逼死一般路上的老美其實非常容易,只要對他們說「中冰奶拌糖少冰」即可,他們會馬上瘋掉,絕對聽不懂。也因此,若想在美國社會順利行走,要秉持一個大原則:一句話只能提供一個訊息,在據點出現之前,切莫輕舉妄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HHNmK4PFfM
在美國,飲料製作進入了一個屬於藝術的層次,不要用普世僵化的SOP去要求,做不到的,況且店員在製作飲料的同時,還要忘情地和客人聊天,以兼顧情感、培養基礎客群,無暇分心,即便口頭上答應你任何客製化服務,最後他們的美國身體仍舊無比誠實,送到你手上的,極可能還是原本菜單上毫無更動的版本,外加一句響亮的「Have a nice day!」
這就是美國人哪,鬆散、閒適、沒所謂,同時聽不懂人話。時常喝到錯誤的飲料,客人難道不會生氣嗎?首先,因為客人也是美國人,也只會用很簡單的方式說話,所以不太會出錯。再者,因為客人是美國人,九成以上的人只會點很簡單的產品,例如像「大拿鐵」、「中美式」等,所有會點花俏咖啡,這個要加、那個不加的時髦人士大多住在好萊塢,不在凡間,那是另一個明星宇宙,有眾多助理服侍的那種,並非普世狀況,而一般來說,普世人間的要求都非常簡單。與此同時,如果喝到的飲料和自己的點單有微出入,其實美國人很可能根本沒發現,即便發現了,通常「shrug it off」,肩膀抖一抖就算了,無所謂、小事嘛,蠻不在乎地就這麼過去。
在日場生活中、飲料世界之外,處處皆可看到美國人生活得多麼「簡單」、多麼能省則省、多麼無拘無束。
舉例來說,我家浴室的淋浴間沒有控制水量大小的開關,能夠調節的僅有水溫。當我發現這個事實時,我的世界有微微震顫了一下--這不就表示,很大一部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洗澡時從沒想過把水調小。怎麼可能?太令人驚訝了。但這的確是事實,當年我的學生宿舍內、我住過的芝加哥公寓內、我們買下的波特蘭房子內,所有的淋浴間都沒有水量調節這個選項,取而代之的是熱水無限嘩啦嘩啦淋下的刺激快感。
除了美國生活單純之外,我想這一切不拘小節和崇尚簡單的背後蘊藏了深厚的實用主義,而此實用主義的來源,是當年美國建國之初,遠渡重洋而來,堅苦卓絕的藍領移民們所留下的文化遺產。終歸都是貧窮又困苦的人才會翻山越嶺求生,哪裡還計較那麼多。
其實很多時候想想,生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植入一顆美國腦袋,忽略許多好像也沒所謂的小事,生活可能更輕鬆愉快的同時,也得以專注於一些真的值得我們留心的事情。一切從簡的習慣更有助於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美國人可以製造出那麼多操作簡單、一指神功的洗衣機、烘衣機、各種家電用品,更別說那極具侵略性、洗腦性的美國流行文化。畢竟只要老美會使用的,全世界有誰不會用?根本沒人。所以老美能聽懂、會唱的,那肯定是舉世皆能倒著背、順口溜。
我個人認為,一個男人的手臂和軀幹,在胳肢窩所夾的角度,足以判斷一個人的國籍。
如果你看到一個零度男人走在街上,那大概是日本人,擠了十五年電車,胳肢窩壓力很大,胳肢窩不懂得自由的滋味,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如果你看到一個男人,角度奇大,胳肢窩夾約莫四十五度,在超市轉個身都會撞倒一整排口香糖,那大概是美國人無誤,全身發散「我好愜意,我好舒適、我手臂上不管幾頭肌都好壯」的自在訊息。
台灣人在職場裡注重忠誠度、偏好從一而終,若看到履歷表上短時間內更換工作,甚至橫跨許多產業,依我們的標準是扣分居多。在美國職場裡,大家當然也偏好對工作有所堅持的人,但美國個人主義至上,有部分人吹捧所有「探索自己的可能性」,不在Toyota上哭泣,也不在寶馬上落淚,今天當消防員,明天開搬家公司,後天開駕訓班,無論如何一定要開開心心過日子,一點委屈都受不得。
大可批評美國人沒定性,說他們草莓族好像也沒錯,可是每一件事都有多種角度,端看如何詮釋。正因為美國人禁不起委屈,便得生出面對變動環境的勇氣,得具備較多的大方、較多的創意、較多的人際技巧,方能生存下去,說穿了也是一番功夫。這些對於嚮往穩定生活的我來說,吞下所有苦楚、原地忍耐,可能還容一些。
在美國,無論對陌生人還是親友,直挺挺劈頭就問人家的年收入有多少,那可是絕對不行的社交大忌,非常第三世界的不文明行為。不僅是個人收入,其實所有廣義與金錢相關的主題都應盡量避免,尤其當句子的主詞中有「你」或「我」時,對話更將陷入北緯三十八度線般風雨飄搖的境地。
如果真的需要討論金錢相關話題,可以問:「波特蘭地區一般的私校學費大概多少呢?」但不好問「你家小孩現在上的私校,每個月要付多少學費?」也可以就事論事:「波特蘭西部郊區的平均房價在六十萬美金左右。」而不要說:「我的房子現在價值八十萬美金吧。」
大原則是,盡可能避免金錢帶來的比較心態,也遠離探查個人財務狀況的可能性。安全的作法是將金錢與「人類主詞」徹底切割,語句裡「有錢無人,有人無錢」,兩者老死不相往來為佳。
再者,健康狀況和身體疾病,在美國也被視為重要的個人隱私,禮貌上是不能問的。
美國文化裡,面對眼睛看得到的身體疾病,在提供是當幫助以外,最有禮貌的應對方式就是裝作什麼都沒看見,你與我與他都毫無不同,無差別對待是表示尊重的小貼心,嘴上不說的關懷才更是關懷。
另一方面,政治、宗教和種族是最好不要談的話題,此放諸四海皆準的談話原則,在美國同樣適用。
有什麼話題是在我們的文化中可說,但在美國真的不要談的呢?答案就是「胖」。
在美國,評論別人的身材是相當要不得的事,不只對方暴怒,你也會立即被歸類為不厚道之人,得不償失,不如不講來得好。這也是讓人不禁疑惑,為什麼自信爆棚的美國人這麼不能接受與身材相關的話題呢?以我這異鄉人看來,這就是一種「被說中」的心情。其實老美也知道自己可以更瘦,不需要別人戳破,但努力可能做得到不表示一定會起身去努力,說出來只是更尷尬而已,該胖的,終究一個都不會少。美國文化總歸是大家互相稱讚好棒棒的文化,所以不管操持的語調如何輕薄短小,任何人說出「美國人好胖」、「你變胖了」此一不能說的秘密者,都很難得到友善的回應。
最後,與美國人的對談中,並非「不能說」而是「不好說」的,是一種「被動消極、無法改善的狀態」,他們沒辦法忍受任何「絕路一條」的窘境,會坐立難安、很不舒服
我妹有次聊天中提到:「我的小孩去別人家裡,絕對不能和人家討東西吃,多麼失禮。」
讓小客人在我的屋簷底下餓肚子,那才是真的失禮吧!
美國人的邏輯大抵也是如此。在老美的文化中,表達出肚子餓、想吃東西是完全沒問題的,可能是美國人富裕已久,這點小事並不會被詮釋成貪小便宜,重點在於「ask nicely」,好好地說,有禮貌地表達。
「徐媽媽,我肚子餓了,請問我是不是可以吃點東西?」這樣便合宜又完美。再一次說明了適切表達自己即為美國式的禮貌是也。另外,許多時候,亞洲人的低頭不語其實是一種害羞的表現,或者也可以詮釋為一種不互相打擾的溫柔,可是其他文化的人卻不見得能夠理解這種默契,只覺得「奇怪怎麼不理我」。不只是美國,我想許多西方國家皆是如此,都習慣於「不把人當作空氣」。
將此觀念擴及生活,無論身在何方,電梯裡也好,擦肩而過也罷,即便對方是陌生人,四目相對後接著微笑致意,輕聲問好,大方用肢體語言體察彼此的存在,這才是美國人能夠理解的友善。
我有位朋友是日本人,他不久前生了個寶寶。我告訴她,如果她臨時生產了,有需要的話,我可以替她照顧家裡的小哥哥,讓她先生專心陪產。她對我說謝謝,很感激我願意伸出援手,我想這便是算是說好了吧。之後我數著日子,做好接待小朋友來我家過夜的各種準備,等待著她產兆來臨的那一天。直到某天早晨,我在路上遇見她的日籍友人幫忙接送她的大兒子,才明白原來她並不需要我的幫助。她不需要我,卻沒能直接告訴我,讓我白麻煩了一場。
我想是我錯過了隱藏版的日式信號,所以沒能理解她的原意。其實她大可直接說不需要幫忙,我一點也不會失落,她卻沒說,這在美國是很容易引來誤會的,說好的事情,最後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徒留我一頭霧水。
可是我畢竟生長於台灣,相當理解日本人有話絕對不會直接說的文化,說不定她在對話中的某處已經禮貌地拒絕我了,只是我沒能聽懂,才造成了這一場誤解。我明白,所以我不生氣,若換作其他在美國文化裡的人,可就絕對不會這麼想了。
我們各自文化中所攜帶的「溫柔含蓄」,飄洋過海後,很可能反倒成了沒有禮貌的行事方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都要試著理解文化差異,並勇於鬆動原生文化的根基去適應環境。無論本來的魅力多寡,如果懂得清楚地將禮貌用語言表達出來,倍增的魅力絕對跨越文化和國際!
那天我和女兒在公園散步,有個金髮男生玩著滑板快速從我們身邊經過,經過時不小心嚇了女兒一跳,他迅速折返並對我們說:「剛剛太接近你們了,很抱歉!希望沒有嚇著這位小妹妹才好。祝你們接下來有愉快的一天。」多麼輕巧的一句話啊!無須把善意藏在心中,選擇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語氣說出來,立即顯得有教養,徹底變身威廉王子。
不久前我帶著兩個孩子返台探親,在那次之前,我已經長達四年沒回台灣了,有些生活上的小地方著實感覺陌生,時常反應不過來。
有天晚上,大家一起散步回家。走著走著我遠遠看到轉角處有座小公園,下意識反射動作便是牽起孩子們的手,準備穿過馬路,走去對面離公園較遠的那一側人行道。家人見狀問我為什麼要過去對面,我說:「夜晚的公園多危險呀,帶著小孩還是走遠點比較好。」我妹馬上說:「你是外國人啊?台灣的公園一點都不危險好嗎?」
隨著我們越走越近,這確實提醒了我夜晚的台灣根本是康乾之治、太平盛世來著。小小的公園裡,大家乘著涼風一起運動,小朋友盪鞦韆,伯伯打太極,如果你真的感覺有點危險,那也是阿姨們跳廣場舞時揮舞扇子噴射出來的氣場。
亞洲的夜晚燈火通明,到處都是人,所有白天的活動,夜晚照樣進行;在美國則取決於你身處何地,亞洲式車水馬龍的夜晚只有大都會才有,其餘地區一到了晚上,一片黑壓壓,店家全都關門休息,沒什麼太具體的商業活動,此時外出走路夜路就成了件挺危險的事。
以台灣人的習慣來說,避免落單是安全的第一步,但在美國,即使一群人一起出門也不見得安全。曾經有一群台灣朋友來美,晚上打算出門逛街,心想一大群男生不會有什麼問題,沒想到遇上兩位持槍歹徒,所有人直接牆邊排排站,東西交出來,歹徒很快打完收工,搶好搶滿真方便,今晚搶完這批台灣人就可以直接搭地鐵回家抱老婆。
為什麼區域治安的差異那麼大呢?原因當然很多,在信奉極端資本主義的美國,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錢」,好區、壞區其實就是按「錢」分的。
富裕地區繳交的地產稅遠遠多於貧窮區域,而在美國,繳出去的地產稅只能用於稅收當地的公共開支,也就是說,「在哪裡收入就在哪裡支出」,好區收到的稅金多,可支配所得也多,就可以雇用更多警力維護當地居民的安全,警力配備也會比較好,可想而知治安不會太差;同時,地產稅的稅金也用於當地教育,提供當地孩童更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留在學校,避免學壞、誤入歧途。
生活中的資本主義
我女兒的幼稚園每年都會進行寒冬送暖活動,今年也不例外。今年舉行的活動叫做「罐頭食物專車」,呼籲小朋友們把家裡食物儲藏櫃裡的罐頭拿出來,捐給弱勢家庭,大家齊心協力幫助有需要的人,讓所有人在大冬天裡都能吃飽。
老師們把每個人各自捐了多少罐頭記錄下來,公布在門上,並和全班約好了等活動結束之後,捐最多罐頭的人可以得到一支冰棒當作第一名的獎勵,為了不落人後,她得捐的更多,看來如果戰況激烈、情勢嚴峻,我們恐怕必須去一趟超市,補貨一番,買更多罐頭讓她帶去學校捐了
捐助弱勢的活動演變成白熱化的圈罐頭競賽,而且還是實名制,這是否有點那個?似乎令人不舒服,但又說不出哪裡有問題,說實在的,我不確定該怎麼想比較好。
結果,這個活動後來在沒有絲毫雜音的情況下順利進行,班上共同捐了非常多罐頭,幫助了比預期之中更多的弱勢家庭。總的來說,辦得非常成功,用非常美式的方式,獲得了非常美式的成功。既然是做好事,罐頭數量當然越多越好,對於美國人來說,這整件事情再單純不過--用什麼方法可以得到最大效益,就那樣做。
美國人說:「Keep your eyes on the price.」,眼睛要放在目標上,目標放在心上,其餘雜音或挫折感都不重要。你在美國看醫生不太可能拿到「一包」藥回家,因為醫生不會開咳嗽藥、鼻涕藥,這些不傷身的小狀況都會「自然好」。靠著身體的免疫力復原,不需要吃藥。如果真的很不舒服,想緩解症狀,自行去藥局買非處方藥即可。
美國醫師和台灣醫師還有一項決定性的不同,那就是美國醫師會對病人承認目前遭遇到的科學極限。舉例說明,之前寶寶連日高燒,我身為經驗老道的二胎母親,到兒科診療室將所有症狀、現象和可能排除的疾病名單和醫師討論後,醫師仔細檢查了寶寶的身體並做快篩,快篩後結果是陰性,沒有問題。最終醫師告訴我,寶寶就是病毒感染,但我們不知道是什麼病毒,也不會去探究是什麼病毒,發燒就吃退燒藥,病情如果沒有繼續惡化下去,那它就是會自己好,假如有新症狀出現,感覺好像變得更嚴重嚴重了,請再立即回診。
值得一提的還有「配眼鏡」這件事。在美國,配眼鏡的第一步是眼科,諸如掛號、驗光、視力檢查等都在眼科診所內進行,檢查完畢會拿到一張度數處方簽,在處方簽未過期之前,你可以在很多地方配到眼鏡。處方簽的期限通常是一年,若超過,就得重新回診檢查。
總之,整個過程非常麻煩不說,在台灣眼鏡行配眼鏡那種時髦、輕鬆、彷彿身在精品店的體驗,在美國絕對找不到。每當我和美國友人提及這一點,說到配眼鏡還會奉茶、上咖啡,他們既驚訝又羨慕不已。服務荒漠美國人,真該去台灣見見世面。
所有這些習以為常的週末休閒娛樂,美國這無聊的鄉下地方多半沒有。這裡的下午很短暫,通常只能做完一兩件簡單的是,每到周末下午,美國人可能開二十分鐘車去大賣場買菜,或者在家洗衣服,衣服洗好丟烘衣機,再轉身去做其他事,而在翹腳追劇之前,這個「其他事情」通常是躲不掉的居家環境維護。
美國人的房子是木造的,通常有前院和後院,隨著春夏秋冬季節推演,有許多維護工事必須定期進行。每年經過寒冬侵襲,一到春天就得檢查屋頂、修理陽臺、打開灑水器。夏天則是除草的季節,家家戶戶的爸爸或哥哥每個周末下午基本上都是草皮見,修修草皮、拔拔野草、吹走落葉。這份固定的收拾工作會一直持續到大約十一月,過了十一月之後,綠草不再固執地生長,漸漸開始出現有點了無生趣的姿態,表示鏟雪的季節即將到來--取決於你住在美國哪裡--通常十二月後有機會開始剷雪。
下雪時,街上總是寧靜的,大家都躲在房子裡看Netflix、看書,把自己和自己的肥肚子裹在暖呼呼的被子裡頭,並大口大口喝熱巧克力。一旦雪停,每家每戶門口馬上站了一位人高馬大的男生,手持一把肯定是美國尺寸的雪剷,趁著雪還沒結成冰,趕快熱烈地替全家人挖出一條血路。周而復始的「美國房事」讓美國男生一年四季有事可忙,沒完沒了看不到終點。
對我來說,整理房子是件麻煩事,但對一些美國人而言,這就像洗衣煮飯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沒什麼好抱怨的,甚至很多人修者修者修出了興趣,每個禮拜固定在家飾建材商店Home Depot(家得寶)跑,基礎修繕之餘,還自己做櫃子、建樹屋、蓋陽台,幾乎是半個水電工和建築達人的合體。
離婚、再婚、同婚、同居而不婚、婚而不同居、不同居也不婚卻長期交往,各式各樣關係的維繫方式,組合交織成現在的美國。
聖誕節會有要買禮物給親戚的再婚對象與前任所生的小孩(bonus kids)的困擾。
賓客名單這件工作到了美國確實容易許多。主因是在個人主義至上的美國文化中,婚禮是一件以新人為主的事情,雙方父母比較是「受邀前來參加」的角色,和台灣「婚宴是父母的成果發表會」,意義上有決定性的不同。不難想見,光此一觀念上的差異,美國賓客名單的長度立即就砍看到只剩下台灣的一半。
另外,在美國文化之下,人與人之間的黏著度較低、公私較分明,而婚禮屬於私人領域,不一定需要邀請同事參加,也沒有邀請長官的壓力,未能受邀的人更不會感到受辱,這種社交情況是雙方都理解的,因此美國婚宴上絕大多數沒有「公司同事桌」,讓賓客名單再度縮短不少。
還有一致命因素會大大降低賓客人數,那就是費用。美國婚宴完全不收禮金,每一項支出、每一位賓客的餐費,都是徹徹底底地「淨支出」。
一般來說,如果將各種費用平均攤提至參加總人數上,每位賓客的預算基本上可抓在美金兩百元起跳,在紐約等物價高昂的都會區則約美金五百起跳。在芝加哥、紐約等地,辦一場婚禮往往花費五萬美元以上,是比龐大的開銷,為了籌備婚禮,有人甚至會去銀行貸款呢。
美國婚禮雖不收禮金,但新人會依照習俗前往百貨公司選定一系列新婚生活的必需品,登錄在名下成為清單。登錄當下,新人無須付款,將這份清單轉發與會賓客後,賓客可依意願選擇買下其中某項當作新婚禮物,常見選項如寢具、家飾品、廚具等。其中的邏輯是新人可以開開心心收禮物,送禮者無須絞盡腦汁揣摩上意就能輕鬆送進對方心坎,雙方皆受益,何樂而不為。
日前有親戚家的妹妹即將來美國唸書,孩子首次出遠門,一家人都很擔心,跑來問我一些關於美國生活的問題。
我告訴他們,除非你生活在紐約市之類的都會區,在美國生活,最重要的技能就兩項:開車和煮飯。英文可以不會說,飯總要有得吃吧,所以開車和煮飯為生存之最基礎。
首先,研究生宿舍旁邊不一定會有學生餐廳。再者,美國的「旁邊」和台灣的「旁邊」,實際上距離可能相去甚遠,美國人說的「旁邊」很可能是某個開車很近、走路卻很遠的地方。最後,美國的學生餐廳裡面可沒有飯,有很多漢堡、很多薯條、很多炸雞,但是沒有飯,沒有麻婆豆腐飯,沒有椒麻雞飯,也沒有牛肉燴飯,頂多就是「老美心中自以為是的炒飯」,吃下去,鄉愁馬上滿出來,立馬哭著打電話回家,強烈不建議剛下飛機服用。最好等上三個月,胃蕾徹底被美式快餐踐踏過後,再回頭吃吃看,這時候就會覺得,雖然不知道哪裡怪怪的,但好像還蠻好吃的耶!
Well,這就是一個信號,這個信號告訴你:「Welcome to America.」
美國就是這樣一個鳥地方,要什麼沒什麼,非常不方便。所有我們以往在台灣習以為常的方便,這裡都不會有,取而代之的是無窮無盡的自立自強。如想吃上一頓熱騰騰、合胃口的飯菜,最容易的方法便是自己下廚,這樣無論你身在美國哪一州、窗外天氣如何寒冷,有功夫無懦夫,只要你想吃燉肉,燉肉就在。
若你說服務態度關乎工作態度,這裡也有一點關鍵的不同,那就是美國人只做份內的事,同時「只做份內的事」是資本主義下天經地義的觀念,每多出一分鐘的服務,都需要付費,沒有白吃的午餐。
於是乎,若碰到小學老師做成績的日子,學校會停課,孩子由家長自行帶回,因為老師沒辦法一邊做成績、一邊顧孩子;若政府刪減了公立學校的預算,新的預算很快就會反映在學校的日程表上,換算成教室能夠運轉的時數,經費不足的解決辦法是提早下課,孩子有家長帶回,自己想辦法照顧。換言之,美國社會的基本運作方式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沒有「共體時艱」,沒有「堅守崗位」。
當孩子看到行動不便的人時,基於純粹好奇心,往往忍不住當場詢問為什麼,面對「媽媽為什麼那個人坐在輪椅上?」大人的直覺反應絕對是「噓,不要這麼說!」一派尷尬地想讓孩子趕快安靜下來,就怕失禮,也怕傷了對方的心。對於這種所謂的「窘境」,旅美這些年我習得了一些新想法和做法。要知道,行動不便的人受傷的是雙腿,不是耳朵,孩子提出疑問的當下,他們理所當然也聽見了,與其說孩子直白的問句傷人,媽媽閃躲動作背後的意義更令人傷心。
我在新聞中見過一名退伍美軍像小朋友說明自己的殘疾來自戰爭的殘酷,他參加了保家衛國的戰役,因此受傷,而這個傷使他行動不方便。他的傷殘如此而已,無關丟臉也無須遮掩,當孩子們有疑問,他據實以告對孩子們說明。這種大方、處之泰然的態度,代表的就是一種徹底地接納,被自己、對社會,包容與理解。
如果我的孩子以後當街問了這類問題,我期許自己能停下腳步,耐心和善地對孩子說明造成殘疾的原因有很多,可能受了傷、可能生了病,並引用美國知名卡通小老虎丹尼爾的說法:「我們某些地方不一樣,但在大多數的地方,我們還是一樣的。」
美國幅員遼闊,從左邊的舊金山搭飛機到右邊的紐約要花五個多小時,這麼遠的距離,連個高鐵也沒有,真不知何以稱得上是世界科技的領頭羊。
美國沒有高鐵這件事情還有另一主因,那就是美國是個有嚴密法律保護私人產權的地方。
進步與繁榮的盡頭是什麼?是當你見識過各種庸庸碌碌的繁華之後,反璞歸真,開始明白最珍貴迷人、最不可或缺的奢侈品為何。就像有人跋山涉水終於富了,開始買高級訂製服來穿,急於證明自己夠格擁有一切,此時一位美國設計師瑞克‧歐文卻說:「健身就是現代的高級訂製服,沒有任何服裝會比擁有好的體態來得更好看,或讓自己感到更舒適。」
現在的美國,早就不時興建造標新立異、形狀怪異的摩天大樓,也不追逐擁有豪華港口或「人定勝天」的大壩。美國人認為,「那些東西,我們要蓋都蓋得了」,只是再也沒有人會將硬體建築是為現代繁榮的準則。
美國體制不要求通才,故大家能省則省得心情也是有的。
可以想見隨手一抓的普通老百姓對於人世間的知識與了解該有多稀薄。
台灣人講求世界觀,幾乎將「世界觀」和一個人的知識水平畫上等號。好像不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就沒念書似的。持平而論,台灣既為島嶼,居住其上,很難不接觸其他文明,小地方的生活不易自給自足,無論是物質資源或文化交流,多多少少都會吸收外來養分,大家潛移默化之下自然見多識廣。真正不了解地球是圓的,明明是美國人!美國民眾,對世界、對地球,真的一無所知,若拿著世界地圖請他們指出「韓國在哪裡」,我敢說九成以上都答不出來。「美國人的世界地圖」就是南美是毒梟、加拿大是蕃薯、歐洲人很時髦、亞洲人很窮、非洲人更窮,如此而已!另外,中國政府是敵人、北韓是敵人、整個中東都是敵人。
整體來說,美國社會對孩子是一樣的、包容的,甚至可以說是寵逆的。在美國,疼愛孩子是社會共識。
許多人認為歐洲社會對孩子是自由放任型,亞洲社會是過度保護型,如果美國一定要分成某一類的話,在我看來是「極度寵愛型」。
亞馬遜公司創辦人貝佐斯夫婦讓孩子四歲就開始自行使用刀子和工程器具,他們認為即便受傷也是學習的代價,沒什麼大不了。他曾指出:「我寧願孩子只有九根手指頭,也要他席德自理能力,浴室懂得自求辦法解決。」
還有一個讓我覺得讓美國孩子獨立又成熟的原因是,在家庭裡,他們從小就被賦予「投票權」、話語權,也被融入責任圈之中。
在美國,能夠挑戰權威、勇敢提出異議、緊咬自己的目標並努力不懈,才會被視為真正的人才。
「如果他連個玩具都討不了,你別指望他長大可以替自己掙得什麼其他權利!」朋友這麼提醒,要我們給孩子更大的自由度練習捍衛自己,從生活中學習談判的技巧,
雖然這番建議和我從小接受的教育大不相同,但我認為只有道理。應該趁小孩還小、可塑性還很高,就讓他們知道遇事可以試著爭取看看,並教導他們正確的爭取方式,諸如怎麼做才是有禮貌又合乎規範的,言語、技巧和力道的強度如何才符合文明世界的潛在倫理。與此同時,更讓他們領略欲追求一個目標,不是只有一種直線做法,想抵達目的地永遠有許多路徑可以繞,要考量的是如何繞得合法、繞得有效率、繞得成功。
給孩子一個策略性學習的機會與空間,比一開始就嚴格禁止,使其止步不前來得更佳。
這種感覺就像我們從小被禁止與異性交往,感情路上走得坑坑巴巴,一到了適婚年齡,長輩卻跳出來不停催婚。這行進節奏似乎有些不太合理啊?少了練習的機會,卻必須馬上拿出亮眼的婚嫁成績單,怎麼想成功率都太低了嘛。
我們的刻板印象常認為,美國學生都不用拼命唸書就可以考上還不錯的大學,尤其奇妙的是,雖然他們書唸得少,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大學卻都在美國。
由於申請入學的方式和審核標準不同,兩地學生每日耕耘的內容也大相逕庭。
簡單來說,亞洲同學面對的升學制度整體程序單純,大致上就是很多很多的書和很困難的知識,學生必須坐下來沒命地把它們學會,解答能力愈高者愈優秀,能拿走愈多教育資源。對美國學生來說,這種念「書」當然是升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把學問放進腦袋裡,把民智打開,在平常校內大小考試和共同的標準化測驗中拿下高分永遠是硬道理,考得差,一切免談。
但是,美國升學的複雜與困難度這才開始呢!
美國升學考試並非大家集體坐下來考一樣的內容那樣單純,而是除了基本的標準化測驗,學生可以就自己的專長、興趣和未來想念的科系,選考部分進階專業科目,例如大學先修課程的數學、科學、語文等,再將這些考科成績放進申請大學的履歷中,表明自己熱衷深度知識,強化競爭力。由此不難想像,如果真要變態起來,考試的範圍和廣度可以無限大,光想像就累死人。
學科考試之外,在美國想上好大學要做的事情還多著呢。首先,如果要增強升學率的吸引力,運動是少不了的必備項目。
再者,美國人眼中的人才,領導能力必須是必要的人格特質。
因此為了念哈佛,你得從一進高中就「不停滋事」,創立點什麼機構,引領些什麼思潮,當個珍古德或瑪拉拉,就為了幾年後申請哈佛時有東西可以寫。高中生涯之苦,可為馬不停蹄。
另外,美國文化鼓勵主動,在好學生的審核標準內,「主動、積極的態度」也是重要指標。
種種高中生涯所有的努力,到了申請大學的時候,都將轉化成為一疊被審資料。
重點能力有兩個:一是寫作能力,二是行銷能力。「自我行銷」是美國路是美國升學路和亞洲升學路上差異最大的一點。在美國申請大學的過程就是一場企劃競爭,如何把「自己」這個產品設計好、製造好、維護好,接下來就是如何吸引顧客的注意力,把自己最好的銷售出去,也是最大困難點。
了解這些以後,以後觀賞好萊塢高中校園片時,你便明白,裡面的青少年很可能都不打算申請好大學,哈佛預備生哪有那麼閒!
由上述可知,在美國如果想上好大學,雖然和亞洲學生的辛苦不太一樣,背後確實也是血淚斑斑、淚痕也斑斑,非常困難的。下次在路上看到穿著美國大學T恤的校友,羨慕嫉妒恨的同時,不妨注意對方深刻的魚尾紋和眼睛深處那滴淡淡、悠遠的淚水,那麼你就明白,這人是苦過來的沒錯啊。
一般刻板印象「美國人一過十八歲就靠自己」,時間一到父母就可以揮揮衣袖、打完收工,並不完全是事實。很多美國人和我們一樣寵孩子,捨不得孩子吃苦,在孩子人生即將開始展開之際,多多少少還是會伸出援手。
研究報導顯示,美國孩子繳的學費有三十四%來自父母存款,十三%來自學生自己的存款。告訴我們美國孩子為了上大學,在高中以前就會意識到需要努力存錢、學費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他們的腦袋裡存有「依賴父母錢包」以外的想法。
這本小書想傳達的不是誰的生活哲學比較有道理,或是西方邏輯比較保平安,而是希望藉由大大小小的故事說明,這些定居在地球彼端的人們,即使即便日子裡各種荒唐、各種不可思議,仍舊好端端地生活在人世間,世界的運轉原來並沒有那麼僵硬的準則,美好人生的標準不是單一的,抵達目的地的路徑有許多許多的可能,所以或許,我們目前在各自人生軌道中所面臨的困境處境,同樣能有框框以外的解答也不一定。
--
※ 作者: polyarchy 時間: 2022-04-19 01:18:07 (台灣)
※ 看板: RobertDahl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1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