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ractice
作者 標題 [新聞] 中國與美澳在太平洋島國爭奪影響力
時間 2018-07-24 Tue. 10:32:02
中國與美澳在太平洋島國爭奪影響力
DAMIEN CAVE 2018年7月23日
所羅門群島瓜達爾卡納爾——當特塔· 莫萊亞(Toata Molea)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望向大海和他的漁船隊時,腦海中出現的是與外部世界新建立的連接所帶來的種種可能性:澳洲計劃建造一條海底光纜。
然而,當他轉到另一邊,望向那條穿過所羅門群島首都霍尼亞拉的主幹道時,他看到的是另一種形式的外國投資:由中國移民購買或建造的數十幢建築和幾十個企業。
「他們擁有一切,」現年54歲的莫萊亞如此評價他的中國裔鄰居。「我擔心的是在下一個10年,這個地方都會被中國人接管。」
上一次瓜達爾卡納爾擔心自己被接管時,六萬美國部隊為了該島控制權與日本士兵展開了戰鬥,那是「二戰」中最為激烈的一場戰役。如今,作為澳洲—美國聯盟的關鍵,這一大片具有重大海軍意義的叢林已經成為了一場戰略競爭新冷戰的舞台。
多年來,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的投資和移民基本上不受限制,澳洲和美國目前正在加快在這裡和整個地區的努力——警告當地官員不要太過依賴中國,並且以更多援助、基礎設施建設和外交政策推進競爭。
不可否認,「印太地區為獲得影響力的戰略性競爭正在升溫,」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局副助理國務卿馬特· 馬修斯(Matt Matthews)表示。因此,他說,「我們不能把與這些太平洋島嶼長期以來的友誼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美國對太平洋島國的投入超過3.5億美元,這些資金以協助執法、幫忙管理漁業及其他援助的形式發放。世界銀行對太平洋島國的主要發展預算增加了一倍多,三年間漲至8.08億美元。
但澳洲在這方面走得更遠。對太平洋島國的援助在它今年的預算中增加了18%,躍升至9.6億美元。澳洲近三分之一的對外援助預算都撥給了太平洋——這個地區有著近24個國家和地區,在超過兩萬個島嶼上生活著約1100萬人口。
該資金的一大部分都會投入到將瓜達爾卡納爾(還有巴布亞紐幾內亞)與澳洲的全球互聯網中心連接在一起的海底光纜。
專家將澳洲的支出熱潮視為迄今為止,該國加強對抗中國在該地區努力的最有力例證。
去年,中國網路設備公司華為宣布計劃將鋪設一條電纜,為所羅門群島提供高速互聯網連接。
當澳洲得知該計劃時,威脅要在該電纜鋪到雪梨時不給予連接許可,因為澳洲認為華為是一個網路安全方面的威脅。
澳洲官員立即給出了替代方案:澳洲會出錢建造這跟光纜,到2019年它就能投入運行。
「澳洲政府一直在密切關注,」前澳洲駐所羅門及該地區其他國家的高級專員詹姆斯· 巴特利(James Batley)表示。
當他們看到中國的光纜提案時,他說,澳洲人「進行了干預,並且表示,『不好意思,這對我們來說是紅線』」。
這個海底電纜早就該有了,尤其是對企業主來說。所羅門群島的網路連接之差,烏雲常常會干擾目前為當地提供網路接入服務的衛星。
「這很重要,」魚類批發商莫萊亞說,他還稱讚了一個澳洲的小型援助計劃,該計劃幫助他的可持續性捕魚生意建造了一座冰廠。「有了那條電纜,希望我們就能建立起電子銀行和支付服務了。」
但許多人說,為了與中國展開真正的競爭,澳洲、美國及其盟友還需要做得更多、更張揚,並且少一些官僚作風。
海底光纜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它不常見。坎培拉和華盛頓的官員引以為傲的一攬子援助計劃,往往不會把重點放在陷入困境的國家希望得到的有形基礎設施上,而是關注治理和執法方面的機構援助。
那個工作是漸進的,是至關重要也是複雜的。所羅門群島的許多民眾仍然透過去年結束的治安介入的視角來看澳洲,十多年來,人們對澳洲在長期的種族暴力後維持穩定的努力褒貶不一。
就像一些太平洋島國對澳洲的「家長式援助」變得越來越直言不諱,所羅門群島的官員也經常抱怨澳洲和美國政府喜歡指手畫腳,而不是幫助它發展。
地區官員經常提出,很多援助資金被嚴格限制用於或者落回到外國顧問和承包商身上,這令很多人發問:既然如此,何不從中國那裡試試運氣呢?
41歲的安東尼· 維克(Anthony Veke)是瓜達爾卡納爾省省長,雄心勃勃的他認為,自己是那種會跟各種合作夥伴一起走向未來的人。
他告訴我,去年他曾兩次前往中國大陸,尋找投資開發該島西海岸的旅遊項目,其中包括一座新機場。
他還說,希望建一條新的環島公路,以及對國際機場進行升級改造。
「我們不能束手束腳,」維克坐在他位於霍尼亞拉主幹道上的辦公室裡說道,這條路塵土飛揚,路面坑坑窪窪。「我們必須要給予機會,在其他地方尋找對人民有益的東西。」
鑒於歷史,這是一個驚人的轉變——對所羅門群島和戰後秩序而言。
霍尼亞拉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美國海軍而得以存在的城市。
維克希望進行升級換代的機場,就是原來的亨德森機場,當年就是為了奪取和保衛這個簡易機場,成千上萬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戰鬥中犧牲。
海軍工程營(Naval Construction Battalions),也就是眾所周知的海蜜蜂(Seabees),修建了這座城市絕大部分的道路、主要橋樑,以及直到最近還是它最大的那家醫院。
自那之後,發展就停了,機場給人的感覺像是一處「二戰」遺迹,但絕大多數新的或者繁華的東西,似乎都是歸某個從中國來的人所有。
在主幹道上,許多店鋪(即使不是絕大多數)都是中國人在經營,他們坐在角落裡的攤位上,位置要高出各種中國製造的商品和當地僱員一截。
在霍尼亞拉的唐人街——自一個世紀前第一批中國移民抵達後就存在的一小片商店——經濟增長的跡象很明顯:一所新的中文學校搭建起腳手架,它得到了中國政府的財政支持。
52歲的馬修· 關(Matthew Quan)是所羅門群島中華總會(Chinese Association)的會長,也是所羅門群島的第三代華僑,在中文學校的對面經營著一家大型批發市場。他說,中國的擴張是有機的,是受移民和經濟因素驅動,而非北京下達的政治或者軍事命令。
不管是不是中央計劃的結果,大量湧入並不總是受到歡迎。2006年,對華人店主的不滿情緒爆發,引發騷亂;2014年,唐人街在另一次暴亂中遭遇縱火。
對許多瓜達爾卡納爾的民眾來說,主要的關切還不是中國政府的干預,而是中國財富所推動的任人唯親和腐敗現象。沒有人知道華人在所羅門群島擁有多少財產;甚至連華人的規模都是一個謎,馬修· 關說,因為許多移民以遊客身份進來,然後向官員行賄拿到簽證留了下來。
「我認為你可以說,他們做事更為冷酷無情,」馬修· 關說道,他指的是最新的移民。「所羅門群島的政府很容易受到操縱。」
莫萊亞稱,眼下的情況是「一種不同形式的殖民主義,是民主的結果」。
他呼籲官員叫停中國人的收購和投資,直到對所有權做公開的財務審計。
但這種審計不太可能。對於瓜達爾卡納爾和該地區許多其他島嶼來說,這是一個接受世界強國競相出價的時刻,而不是一口回絕它們。
在整個南太平洋地區,都能看到這種競爭,不僅是在在萬那杜這樣的國家——那裡的一座新碼頭引發了關於中國野心的激烈爭論,甚至是在遠離大城市的社區裡。
為了降低電價,世界銀行希望從瓜達爾卡納爾海岸沿蒂娜河往內陸走一兩個小時的地方,修建一座水電站。但方案拿出來十多年後,大壩仍未修建,於是世界銀行的官員們開始稱讚由此開創的法律先例,而不是他們提供了什麼服務。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遠處就有一個中國生產效率的明顯例子:一座大型金礦於2014年被一家澳洲公司關閉,然後去年賣給了一個在澳洲的房地產市場發了大財的中國開發商。
這座金礦於今年5月重新開放,並提供就業機會——不過,工作環境的風險更大了。
當地部落發現,金礦的新主人對工人安危的關心程度不如澳洲人。根據他們派去的一名監督員的說法,員工在應該戴護目鏡穿安全靴的時候沒有這麼做,過去受到嚴密監督的任務現在也沒人管了。
擁有該礦的AXF集團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當被問到採礦工作的回歸,是否值得工人去冒可能的危險時,部落派出的調查員丹斯利· 凱西(Densley Kesi)表示,他也無法確定。
「澳洲人有很多規章制度,」他說。「中國人就沒有。這讓我擔心。」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80723/china-australia-guadalcanal-solomon-islands/zh-hant/
--
※ 作者: DrPlague 時間: 2018-07-24 10:32:02
※ 看板: Practice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44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