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20-08-30 20:44:09
看板 PC_Shopping
作者 標題 [情報] 比起 Mac,為什麼 Windows 筆電的觸控板
時間 Sun Aug 30 17:28:38 2020
比起 Mac,為什麼 Windows 筆電的觸控板就那麼難用?
作者 愛范兒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8 月 27 日 8:00
從 Windows 筆電轉投 MacBook 多年,一直有一個疑惑困擾筆者──為什麼大多數
Windows 筆電的觸控板都那麼難用?
對 MacBook 用戶來說,優秀的觸控板體驗經常列為無法割捨的重要原因。而對 Windows
用戶來說,糟糕的觸控板體驗讓滑鼠依然占據筆電最佳拍檔的位置。
Windows 筆電的觸控板究竟難用在哪
我們先從觸控板的基本動作說起。日常使用時,用戶使用觸控板大致可分為幾種。
移動游標
多指手勢
觸控點擊
按壓點擊
這些基本涵蓋所有觸控板能完成的動作,前三者主要和觸控板的表面材質有關。
好的觸控移動體驗手感要順滑不澀,使用起來輕鬆不費力。這種觸控板一般使用玻璃材質
。玻璃材質現在廣泛應用在觸控操作裝置,最常見的就是手機。但光滑的玻璃在有手汗的
情況下,手感就會非常艱澀,所以觸控板都會做成磨砂手感,增加順滑感。多指手勢和移
動一樣,只是增加多點觸控點應用。
。玻璃材質現在廣泛應用在觸控操作裝置,最常見的就是手機。但光滑的玻璃在有手汗的
情況下,手感就會非常艱澀,所以觸控板都會做成磨砂手感,增加順滑感。多指手勢和移
動一樣,只是增加多點觸控點應用。
關鍵在最後一項,也就是按壓點擊操作。由於系統互動設計,手指在觸控板上滑動會移動
游標,而點按代表點選操作,兩者結合讓我們能點選螢幕不同元素,進行後續複雜操作。
游標,而點按代表點選操作,兩者結合讓我們能點選螢幕不同元素,進行後續複雜操作。
從移動到點按的過程,大多數人習慣是移動到目標元素直接選按,比如選一個圖標,如快
速打開某應用程式,後續還能繼續接著移動操作,比如點選一段文字等。
這種互動形式是非常頻繁的操作,好處在於你可同時操作空間水平移動(滑動)與垂直移
動(點按),手不用抬腕離開觸控板就能執行多種操作,不僅效率高,同時非常自然和直
覺,這點是雙擊或多指手勢都無法比擬。
動(點按),手不用抬腕離開觸控板就能執行多種操作,不僅效率高,同時非常自然和直
覺,這點是雙擊或多指手勢都無法比擬。
Windows 筆電觸控板為什麼難用,按壓點擊的糟糕體驗難辭其咎。如果你經常使用
Windows 筆電的觸控板,會很神奇的發現按壓反饋並非所有區域一致,而是從頂部到底
部呈現明顯的線性變化──頂部幾乎按壓不動,越靠近底部則越容易按下去。
這就是導致最頻繁的操作──移動後按壓這個「經典 Combo」出現斷層,如果向上移動,
比如找到最上角的窗口關閉按鈕按壓點擊,經常發現觸控板按不動,而向下移動到任務欄
按壓點按則簡單得多,這種分裂的體驗會讓觸控板的體驗急劇下降,「難用」的評價隨之
而來。
比如找到最上角的窗口關閉按鈕按壓點擊,經常發現觸控板按不動,而向下移動到任務欄
按壓點按則簡單得多,這種分裂的體驗會讓觸控板的體驗急劇下降,「難用」的評價隨之
而來。
但問題是,為什麼會這樣?好的觸控板是怎麼做的
不少人都知道 2015 年以後使用 Force Touch 的 MacBook 觸控板體驗出色,而大多數
Windows 筆電的觸控板到今天使用體驗依然差勁。問題在哪?就在結構設計。
那些有獨立按鈕的早期觸控板先不提,目前大多數筆電觸控板結構像「跳板」,可以想像
一下跳水時的 3 公尺跳板或蹺蹺板的一邊。觸控板下面留有一定空間,這部分通常會有一個按鈕,讓觸控板按下去就能點擊。
但同時,靠近鍵盤的上半部分則固定無法按動,想按壓點擊只能往下移,這導致觸控板的
可用性只有一半。
使用 Force Touch 前,MacBook 的觸控板其實也是這種設計,直到 2015 年 12 吋
MacBook 率先搭載 Force Touch 壓力觸控板,徹底顛覆了筆電觸控板的使用體驗。
MacBook 率先搭載 Force Touch 壓力觸控板,徹底顛覆了筆電觸控板的使用體驗。
Force Touch 技術前幾年已說很多,核心就是用振動馬達模擬按壓力度回饋代替傳統機械
結構,蘋果稱之為「觸覺引擎」(Taptic Engine)。且在四角都加入力道感測器,可感
知用戶按壓的力量。
結構,蘋果稱之為「觸覺引擎」(Taptic Engine)。且在四角都加入力道感測器,可感
知用戶按壓的力量。
這種做法的好處是在觸控板全區域都有相同手感。因向上移動後,觸控板無法直接按的情
況再也不會出現了。
這些小細節改善不斷積累,讓 MacBook 觸控板甩開其他筆電觸控板一大截距離。
現在一些尋求改善的 Windows 陣營產品也開始關注觸控板的使用體驗,如剛發表的華為
MateBook X,就搭載「Free Touch」壓力觸控板,內建 8 個壓電陶瓷片,提供全區域感
測按壓震動回饋。
MateBook X,就搭載「Free Touch」壓力觸控板,內建 8 個壓電陶瓷片,提供全區域感
測按壓震動回饋。
但非壓力觸控板不用振動反饋,就不能做到全區域按壓嗎?其實也不是,至少蘋果就有一
個精巧可行的方案──iPad Pro 的巧控鍵盤。
在這個鍵盤,除了精巧設計的配重與懸掛吸附方式,觸控板也是提高生產力的一大助力。
觸控板雖然面積不大,但滑動觸感和點擊手感都不錯,讓很多人驚喜的是,這是一塊任何
區域都能按的觸控板。
觸控板雖然面積不大,但滑動觸感和點擊手感都不錯,讓很多人驚喜的是,這是一塊任何
區域都能按的觸控板。
iFixit 的拆解可看到,巧控鍵盤採用全新機械結構設計。中間部分是一整個按鈕,然後
透過槓桿原理,用機械機構覆蓋四角最難受力的部分。
這精巧的設計讓用戶在任何區域按壓後,壓力都會傳到中心按鈕,讓整個觸控板變成一個
大按鈕,做到全區域可按壓。
更高精準度與更大面積
除了按壓點擊的手感,凡是好好用過 Windows 筆電和 MacBook 的人也能感受到,游標移
動方面,大多數 Windows 筆電手感總感覺更「飄」,精準度沒有 MacBook 觸控板那麼高
。
動方面,大多數 Windows 筆電手感總感覺更「飄」,精準度沒有 MacBook 觸控板那麼高
。
這感覺同樣沒錯,就像 iOS 的觸控延遲輾壓 Android 多年,MacBook 觸控板在精準度和
觸控延遲都遠比大多數 Windows 筆電更好,且還有多點觸控為基礎的多指操作手勢輔助
。
觸控延遲都遠比大多數 Windows 筆電更好,且還有多點觸控為基礎的多指操作手勢輔助
。
如今較新的 Windows 筆電如微軟 Surface 系列、戴爾 XPS 系列都提供更優秀的觸控板
體驗,精準度更好,同時也支援多指手勢,只是按壓操作依然和精妙的 Force Touch 無
法相比。
體驗,精準度更好,同時也支援多指手勢,只是按壓操作依然和精妙的 Force Touch 無
法相比。
較老的 Windows 筆電並非沒有改善機會。之前微軟聯合英特爾、義隆電子和新思科技提
出「精確式觸控板」解決方案,由微軟帶領,直接在 Windows 系統控制。
只要是 Elan / Synaptics 的觸控方案,更新驅動程式後就能獲得近似新「精確式觸控板
」的體驗,對部分老款筆電可說是重生的更新。
當然,如果要讓一塊好觸控板物盡其用,優秀硬體基礎上還需操作系統和第三方 App 都
花心思配合,Windows 系統在這方面來說還需要慢慢磨合。
最後一點影響觸控板使用體驗的因素,則是單純的面積大小。觸控板說到底也是透過用戶
手指操作,手指可移動範圍和用戶操作密切相關,當觸控板面積不夠大,游標移動就需要
手指頻繁抬起放下。
手指操作,手指可移動範圍和用戶操作密切相關,當觸控板面積不夠大,游標移動就需要
手指頻繁抬起放下。
更大觸控板是這幾年 MacBook 的趨勢之一,2016 款 MacBook Pro 相比 2015 款,觸控
板一下子大了一圈。今年更新的 2020 款 MacBook Air 也把觸控板面積增大 20%,手指
移動範圍更寬廣,更多元素一次滑動就能完成。
板一下子大了一圈。今年更新的 2020 款 MacBook Air 也把觸控板面積增大 20%,手指
移動範圍更寬廣,更多元素一次滑動就能完成。
至於觸控板空間不足則可參考 iPad Pro 的巧控鍵盤配件,受限於體積,觸控板面積一定
不夠,長時間使用會比 MacBook Pro 痛苦很多。
筆電觸控板為什麼難用,關於這個問題現在應該得出了答案。但受限於 Windows 陣營的
局限性,很難在更多筆電品牌看到付更高成本提供更好的觸控體驗。
一塊好觸控板的體驗多讓人身心愉悅,即便你認為滑鼠才和 Windows 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但好觸控板與滑鼠操作並不衝突,不是嗎?
https://tinyurl.com/y2axr27w
比起 Mac,為什麼 Windows 筆電的觸控板就那麼難用? | TechNews 科技新報
從 Windows 筆電轉投 MacBook 多年,一直有一個疑惑困擾筆者──為什麼大多數 Windows 筆電的觸控板都那麼難用? 對 MacBook 用戶來說,優秀的觸控板體驗經常列為無法割捨的重要原因。而對 Windows 用戶來說,糟糕的觸控板體驗讓滑鼠依然占據筆電最佳拍檔的位... ...
從 Windows 筆電轉投 MacBook 多年,一直有一個疑惑困擾筆者──為什麼大多數 Windows 筆電的觸控板都那麼難用? 對 MacBook 用戶來說,優秀的觸控板體驗經常列為無法割捨的重要原因。而對 Windows 用戶來說,糟糕的觸控板體驗讓滑鼠依然占據筆電最佳拍檔的位... ...
事實就是水果軟硬體一把抓,有辦法玩出自己的花樣
Windows筆電就老問題無解,太多複雜的硬體還要配合系統。不過還是有例外的,像是早
期ThinkPad的小紅點。然後廠商也不想砸太多錢在觸控板上,看看那個MagicTrackad一個
要賣你3800
期ThinkPad的小紅點。然後廠商也不想砸太多錢在觸控板上,看看那個MagicTrackad一個
要賣你3800
--
作者 goipait (GoGo)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問卦] 有沒有彥州懶人包?
時間 Sat May 28 08:23:13 2016
噓 : 懶趴包喇幹05/28 08:2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1.106.108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VIt5Aa_ (PC_Shop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98779722.A.93F.html
→ : 玻璃材質的觸控板好用程度就高不少了1F 08/30 17:43
推 : 蘋果硬體軟體這麼少 要維護根本簡單好嗎2F 08/30 17:45
→ : Win只有羅技八百年前出過一款觸控版 想玩都買不到3F 08/30 17:48
推 : 蘋果觸控板好用到另外買了一塊單獨的來用4F 08/30 17:53
→ : 羅技T650真的很可惜,連二手市場都找不到5F 08/30 17:54
→ : 一直想買蘋果那塊 但不知道Win上面好不好用 怕6F 08/30 17:55
→ : 那個要先找到BootCamp的驅動程式。但就算在BootCamp7F 08/30 17:58
→ : 環境下體驗也會打折
→ : 環境下體驗也會打折
推 : 不太同意這篇把點擊手感列在這麼前面9F 08/30 17:58
→ : 多數明明在光面積跟觸控事件處理就被海放了
→ : 多數明明在光面積跟觸控事件處理就被海放了
→ : Magic Trackpad 2有人做出precision驅動11F 08/30 18:00
→ : 真的很心動,很想買來用用看
→ : 真的很心動,很想買來用用看
→ : 是說要談的話組裝品質也會影響手感13F 08/30 18:02
→ : 初期的xps 2020 17/15就災情 dell也開返修了
→ : mac好像就沒聽說這類問題
→ : 初期的xps 2020 17/15就災情 dell也開返修了
→ : mac好像就沒聽說這類問題
→ : 一、二年前有買來在win 10用過,額外裝了ExtraMagic16F 08/30 18:07
→ : 還有另一個忘記名稱的driver來控制,但簡單來說,好
→ : 幾種手勢都失效,功能非常基本,最後放棄繼續用滑鼠
→ : trackpad 2那個順滑和隨處可輕鬆點擊的手感倒是真的
→ : 還有大小倒是真的非常滿意
→ : 還有另一個忘記名稱的driver來控制,但簡單來說,好
→ : 幾種手勢都失效,功能非常基本,最後放棄繼續用滑鼠
→ : trackpad 2那個順滑和隨處可輕鬆點擊的手感倒是真的
→ : 還有大小倒是真的非常滿意
→ : Apple在Bootcamp提供的觸控板驅動也是閹割不少21F 08/30 18:14
→ : 使用體驗來說跟macOS上使用差太多了
→ : 使用體驗來說跟macOS上使用差太多了
推 : 信仰讓人覺得好用罷了 沒信仰的人用MAC還是要接滑鼠23F 08/30 18:18
推 : 現在win筆電觸控板不是很多都可以不用按下去,輕觸24F 08/30 18:20
→ : 就等於點擊了嗎,我反而不太習慣macbook一定要出力
→ : 按下去的設計
→ : 就等於點擊了嗎,我反而不太習慣macbook一定要出力
→ : 按下去的設計
推 : 輕觸不好用27F 08/30 18:22
→ : 說信仰的可以在macbook上用windows看看,不同OS下同
→ : 一個觸控板表現就真的差很多
→ : 說信仰的可以在macbook上用windows看看,不同OS下同
→ : 一個觸控板表現就真的差很多
推 : MAC觸控板好用,但還是滑鼠更方便點,已經習慣滑鼠30F 08/30 18:24
→ : 也帶著走
→ : 也帶著走
推 : 我兩邊用起來差不多耶...32F 08/30 18:25
推 : 但你應該是雲用戶吧,從以前到現在都可以設定成輕33F 08/30 18:26
→ : 觸點擊,沒有說一定要按下去
→ : 觸點擊,沒有說一定要按下去
→ : 觸控板歪向左側也是很奇怪35F 08/30 18:26
→ : 偏左側多數應該是為了對齊鍵盤主鍵區中間36F 08/30 18:29
→ : 也就是中線對其ghb左右
→ : 齊
→ : 這樣的邏輯下就是多數有配numpad的觸控板歪到看
→ : 起來爆幹醜XD
→ : 也就是中線對其ghb左右
→ : 齊
→ : 這樣的邏輯下就是多數有配numpad的觸控板歪到看
→ : 起來爆幹醜XD
推 : 鍵盤爛到爆怎麼不講? 其實觸控板非主流41F 08/30 18:35
→ : 例如很多人愛用小紅點
→ : 例如很多人愛用小紅點
→ : mac改回剪刀腳也加回一點點鍵程了啊XD43F 08/30 18:36
→ : 喔喔原來可以設定44F 08/30 18:36
→ : 並且windows許多鍵程也都越做越淺45F 08/30 18:37
→ : 小紅點才真的非主流那個 老7列的小紅點真的好用
→ : 現在的就,恩,還過得去但也不太能拿來說嘴
→ : 小紅點才真的非主流那個 老7列的小紅點真的好用
→ : 現在的就,恩,還過得去但也不太能拿來說嘴
→ : 舉例來說你要複製文字的時候,你得要輕觸兩下才能開48F 08/30 18:49
→ : 始拖曳游標反白要複製的範圍,但是點擊按下去就可以
→ : 開始拖曳反白。清楚兩下代表你的手指要上下動作兩次
→ : 始拖曳游標反白要複製的範圍,但是點擊按下去就可以
→ : 開始拖曳反白。清楚兩下代表你的手指要上下動作兩次
推 : 現在的小紅點我覺得還是打爆出去觸控板51F 08/30 18:50
→ : 這個動作對比下壓點擊對手指帶來的負擔是不同的52F 08/30 18:52
推 : 觸控板非主流這種幹話講得出來 小紅點現在誰還在用53F 08/30 18:52
推 : 2015 的 MacBook 鍵盤是指標,之後的就爛了54F 08/30 18:52
→ : ^^ 然後同年的 windows 筆電那鍵盤 頗呵
→ : ^^ 然後同年的 windows 筆電那鍵盤 頗呵
→ : Mac剪刀腳的鍵盤評價不錯吧 我打起來滿舒服的56F 08/30 18:53
→ : win 10 要出力下壓導致輕觸兩下比用力下壓負擔小57F 08/30 18:53
→ : Windows筆電的鳥鍵盤有啥資格跟Mac比58F 08/30 18:53
→ : 2015鍵盤個人認為還是比2020新‧剪刀腳好打些
→ : 2015鍵盤個人認為還是比2020新‧剪刀腳好打些
→ : 但是trackpad的下壓點擊需要的出力小到可忽略60F 08/30 18:54
推 : 我覺得2015的鍵程長但有點晃,2020的穩一點61F 08/30 18:56
→ : 設計邏輯不同而已,也沒啥特別需要說的62F 08/30 19:03
→ : 大概也會有人說小紅點這樣強,MAC都沒有
→ : 說真的就是小紅點佔用面積最小就能做好工作。最強
→ : 大概也會有人說小紅點這樣強,MAC都沒有
→ : 說真的就是小紅點佔用面積最小就能做好工作。最強
→ : 但是在恢復模式和登入畫面還是會強制使用按壓67F 08/30 19:11
→ : 看一半就end 頂部底部是因為做了左右鍵 另外win8就68F 08/30 19:19
→ : 有單指雙指左右鍵功能了
→ : 有單指雙指左右鍵功能了
推 : 三小廢文,觸控板難用不用買滑鼠喔70F 08/30 19:33
→ : 因為製作廠商過多,蘋果就蘋果在做,習慣一次後就不71F 08/30 19:44
→ : 用在習慣別家的啊
→ : 用在習慣別家的啊
推 : 不是在桌上的話 是要怎麼用滑鼠= =73F 08/30 19:44
推 : 滑鼠超不方便...74F 08/30 20:03
推 : 我也覺的win的觸控板超廢,mac就超順75F 08/30 20:22
→ : 但是我又用不慣mac os只好繼續用win系統配滑鼠
→ : 用macbook時,完全不用滑鼠,觸控板比滑鼠還好用
→ : 但是我又用不慣mac os只好繼續用win系統配滑鼠
→ : 用macbook時,完全不用滑鼠,觸控板比滑鼠還好用
→ : 所以macbook灌windows最佳解78F 08/30 20:23
→ : 我拿到筆電第一件事一定關觸控版79F 08/30 20:24
推 : 我MAC用巧控板,WIN用滑鼠,覺得這樣配置最順手80F 08/30 20:31
推 : 這篇發在手機版一定被噴的很嚴重81F 08/30 20:32
--
※ 看板: PC_Shoppin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61
作者 hn9480412 的最新發文:
- 味全龍連補朱育賢和陳子豪兩名大砲 網:「台版道奇」來了 2024/12/21 08:58 壹蘋新聞網 / 廖柏璋 綜合報導 【記者廖柏璋/綜合報導】味全龍是今年自由球員市場最大贏家,先以4年4800 …125F 86推 16噓
- 38F 12推 1噓
- 15F 10推 1噓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
guest
回列表(←)
分享